「微小說」吟鈴辭
吟鈴辭/玉緗引兒
有詩云:
君至長安處,
長安月正圓。
花開人望柳,
葉落未歸仙。
長安,花繁之處,卻長久不安,亦是花謝之處。
【遇雙飛】
綠洲,橋上,覽江湖,見庭院,長廊暇目,引才子佳人無數(shù),相會于此。月滿之時,亭前銀鈴搖映月光,樂音淺酌。據(jù)說,無月滿之夜,無璧人相逢,此鈴千年不吟。如今又適逢何人,讓它,吟鈴聲聲?
一身戎裝,曾血染衣衫,馳騁沙場,不為美貌動容,不因艱險而退縮,此男兒,鐵骨錚錚!他橫渡溪江,掀起風浪如涌,揭下橋上一閨秀面紗。
女子驚恐,回眸望向他。
男子亦驚恐,抬眸看向她。
面紗素白,飛落橋下水中,隨流靜淌。
四目相對,獨無言,銀鈴乍吟,引內(nèi)外人佇足旁觀。
男兒揮鞭,拾得白紗,雙手遞上:“小姐,讓您受驚了。”
女子笑魘如花:“將軍,您過禮了。”
“素聞銀鈴隨風亦陪風,月非滿,人非逢,不沉吟,今日豈非不相逢?才子,佳人難遇;佳人,才子難求。知否,江南風吹,留多少君子之聲?知否,疆北絮飛,亂多少伊人之夢?”男兒侍從調(diào)侃二人,如清風一縷,漣漪微漾。
“長安長久不安,君子之人何故來此是非之地?”女子不應(yīng)聲侍從,只管跟將軍對話。
“長安長治久安,君子之人來此與君共守天土一方。”男兒歡喜,長安此佳人,豈非王孫之福?
“銀鈴吟,鴛鴦臨,相逢十五心連心。”男兒侍從搖輝,集眾人,喧嘩起哄。
“銀鈴吟,鴛鴦臨,相逢十五心連心。”……
月尚吟,鈴亦吟,清風拂波漣漪重,悲歌潛藏笑語中。
“今日小可與女結(jié),今生今世永相攜。”男兒伸手邀女子,女子蒙羞被好,回眸一撇小丫頭。侍女不覺心歡喜,笑顏綻放觀情勢,不作聲。
女子心有怯,目與男兒重,看皓齒明眸,念情真。
一見遇鐘情,“今日小女與君結(jié),永生永世不相離。”女子回男兒,歡聲笑語,灑遍江流兩岸,橋臺上下。
昔日歡聲,終成眷屬,似與君初識。
亦有詩云:
荇藻撥江水,
船行比翼莊。
銀鈴橋上掛,
翠哨點鴛鴦。
【攜雙分】
庭院四合,江南風水隨波,氣駭微茫隱若,如畫如歌。
聽聞北疆戰(zhàn),男兒征,女攜玉釵:“為君束發(fā),綰青絲,送君行。”
綰青絲,亦挽情絲,送君去,候君歸。遠見不復(fù)關(guān),帶馬長鞍意長安,長安后,復(fù)長安。風蕭蕭,淚簌簌,湘江雨,問幾許?
留情結(jié),亦留情劫,余將去,待余歸。長路且安在?行去北疆勿掛牽,行軍生,歸長安。路漫漫,意潺潺,朱砂泮,故安還。
匹馬戍疆,鐵騎踏江分南北。
曾有詩曰:
引騎驚鴻雁,
將軍踏馬征。
催行行愈惋,
頷首越空城。
【望雙宿】
長安萬里,月光月滿成稀,染紗衣,問歸何期?
南臨國有太子,謁長安,意相和。偶于相府逢千金,問:“可有君?”女翹首: “君征北塞。”
太子心念,書邀旨,結(jié)姻親。偏傳道,戰(zhàn)不歸,將軍已故。女不信,亦不從,昔日如言今不歸,尚無侍從書信,疑惑雙故?
是夜又是月滿,皎皎輪空,清涼風露重。
太子珍愛,女攜伴素衣,游綠洲亭前橋上。拂袖清風,覽容明月。不知幾時,銀鈴如舊,似故低吟,如有淚傾訴,鈴上弦絲纏繞萬千,唯有閑人佇足。
珍愛幾時,更待何時?鶯歌燕舞,曾在何時?
“太子止步。”
女子推開,扶橋梁,縱身躍,十里潛江。
玲兒僵,玲兒判。上弦安,下弦斷。
王孫佳人千古媚,不曾相懟。清風空落眼前鈴,萬種余情。
太子望月長嘆息,難得一世一雙人,亦縱江刎。
相與留醉,殘酒點英,一杯一杯,卻不醉,凋謝亦無悔。
【會雙歸】
依舊涼月夜,風雨蕭疏寒已驟,男兒凱旋歡喜淚。
北疆不日捷,縱馬歸,相府問,故人悲。
男兒有淚不輕彈,如今劍下無芳魂,策馬一世又奈何,終是半生離索。
回望鈴,弦斷無聲。
笑紅塵,寒夜水微涼,飲曲流江,徒留一世孤傲和輕狂。又何妨?血染過的沙場,還懼半畝方塘?躍水中,得安詳。
此鈴終非鳴鴛鴦,一曲悲歌唱罷,徒留故人神傷,見者落淚千行。
后有詩名:
鈴聲碎斷,
月色墜陰輝。
酒酌獨念,
悲歌遠騎歸。
終。
作者:玉緗引兒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