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頭與歲月
前天晚上母親做了窩窩頭。窩頭是玉米面加工而成的,呈現圓錐形,底部有個凹進去的洞。窩頭澄黃澄黃的,入口極為細膩綿軟,慢慢咀嚼,絲絲的甜意沁人心脾,我首次感到窩頭竟是如此的美味,我曾經把窩頭當作垃圾食品,拒絕吃窩頭。
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在三十多年前的1975年,那時候的中國很貧窮,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都要受到溫飽問題的困擾.計劃經濟時代,糧食需要憑票供應,而且主要以苞米面,高粱米等粗糧為主,每戶人家每個月只能購買三斤細糧,媽媽不舍得動,留著等姥姥到家來時再吃.那時年幼的我們多么盼望姥姥能經常從內蒙古到我們家里來,借機我們好改善一下生活。
那時家里的一頓三餐主要以苞米面粥和窩頭為主.在那個年代用粗糙的玉米面加工的窩頭,顏色暗黃,口味干澀.每咽一口窩頭我感到好像有把小刀片在劃破我的嗓子,又干又硬的東西堵在我的喉嚨上,讓我難以下咽.七歲的我已經決定:情愿挨餓,也絕對不動這個食之無味的窩頭。那時我的最大愿望就是窩頭能遠離我的生活,我永遠也不想再吃窩頭!那時我的主食就是苞米面粥。
有一天早晨媽媽著急上班沒有做粥,只做些窩頭.特意把兩個窩頭及一些咸菜拿給我,勸我吃完去上學,我對媽媽怒目而視堅定地說:我寧愿餓死也不吃窩頭.你也不給我弄些好吃的.媽媽默默地眼含熱淚走開。在我怒視媽媽的一瞬間,我的眼前浮現出了劉胡蘭的英雄形象.她在怒視著敵人,在國民黨的鍘刀下,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自己天真以為自己就像英雄劉胡蘭一樣信念堅定,令人敬佩.
當年的小女孩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她怒視的是對自己照顧得無微不至的母親,現在自己身為母親,知道養育兒女的艱辛,每每想起自認為有愧于母親.其實當時人們的生活都不寬裕,正如電影《九香》的經典畫面:偉大的母親把窩頭留給孩子吃,自己舔孩子們吃過的飯碗。
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吃不飽飯是司空見慣的。碰上我這樣嚴重挑食的孩子,真是難為父母!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得甜蜜滋潤,不知道要比我們當年幸福多少倍。在當年的那個早晨我忍著饑餓上學去了.
中午放學回家,我感到自己渾身無力,晃晃悠悠的.盡管饑腸轆轆,但是面對窩頭我仍然不為所動,我決定為了節省體力下午在家睡覺。晚上父母下班后,再三呼喚睡夢中的我,發現我已經餓的暈過去了.他們很心痛很著急,做了大米稀粥,用湯勺敲開我的牙齒把飯給我喂下,不久,我這個頑強的小生命又清醒過來。從那以后,媽媽每天再匆忙,家里早餐一定會做粥.全家人都知道我對窩頭的痛恨.幼年的我是多么的固執倔強.
這是一段塵封的往事,窩頭的故事令我永遠銘記,多年難以釋懷。現在我知道玉米面營養極為豐富,如今的窩頭種類很多, 粗糧窩頭早已成為一種綠色、營養、健康的美食了.
惹人喜愛的窩頭,是鐫刻在我人生韻律中的溫暖與感動,每每回首,讓我感到在那滄桑的歲月里,天底下無數偉大的父母,為兒女們支撐起一片藍天,用人間的大愛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我們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才得以健康成長.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作為兒女,報答父母孝敬父母是快樂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令人痛心的.
每當想到美食窩頭,總有一絲暖流在我的心中流淌.
(文/蒼茫宇宙)
作者:蒼茫宇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