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蘿卜
那是刻骨銘心的一件往事,每當想起,內心無比酸楚,時刻催人自強。
那時可能十來歲,那年家里白蘿卜長得特別好,個個圓溜溜胖嘟嘟的。爸爸看到蘿卜豬都吃不了,就對哥哥和我說:你們明天背些蘿卜到街上去賣,可以賣五分錢一斤,賣出的錢你們自己花。我們聽了非常興奮,那個年代那個家庭有自己的零花錢可以辦多少夢寐以求的事啊。
下午我和哥哥背上背篼來到地里,那青翠的苗子下面好些蘿卜都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那一大片蘿卜承載了多少美好的夢想啊。伴隨著迷人的清香,兩個小孩子拔蘿卜特別賣力,盡力地多裝。待去葉后背到井邊洗出來后一個個蘿卜是多么的誘人,雪白水嫩的,明天一定會賣個好價錢。
第二天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天沒有大亮就背著蘿卜上路了。跟著哥哥沿著不是很熟悉的小路爬坡下坎急切地趕路,實在累了就靠在路旁歇歇。從家到街上本來就遠,就是現在走都要一個小時左右,那個時候走走歇歇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流了多少汗水。盡管這樣,那時想到能賣出多少錢啊也不覺得很苦。
當行人越來越多,當看到遠處繁華的場鎮,盡管喘著粗氣,腳步卻更有力了。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賣蘿卜的大概位置。小孩子站在街邊第一次賣東西特別別扭,特別害羞。神情呆滯的我立在那兒一言不發,哥哥卻非常勇敢,見無人問津就站到攤外去喊去拉。農村人誰稀罕蘿卜啊,多數人一見蘿卜就走過去了,個別人見小孩子賣東西稀奇也就裝模作樣摸一下蘿卜問一下價,聽哥哥說“五分錢一斤”頭也不回地走了。
終于哥哥的熱情拉來了一位“救星”。他摸摸蘿卜說:“我全部要,三分錢一斤賣不賣?”哥哥愣了一下,想了想,答道:“不賣。”那個人生氣地把手上的蘿卜一扔,也是頭也不回地走了。也許是失望,也許是累了,哥哥招呼顧客的熱情慢慢減下來。我們蹲在路邊靜靜地熬到了中午后,哥哥看是一個也賣不出去了就讓我和他背著蘿卜回家。
本來以為可以吃上饅頭、油條或者面條、湯圓,現實是只能拖著疲憊饑餓的身子只能忍受美味的誘惑失望地走著漫長的回家路。回到家媽媽看到背篼里的蘿卜只說了句:賣不掉就倒了嘛,還背回來干什么。
如果你沒擺過攤體會不到擺攤的落寞辛酸,如果你小時候沒賣過菜,也體會不到小孩子賣菜的悲苦。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咬牙奮斗,也讓我懂得珍惜現在所有。
(文/流得泉無痕)
作者:流得泉無痕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