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順流而上
徐上然
近日,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朝陽行”社會實踐隊來到廣東省湛江雷州市流沙灣進行為期12天的社會實踐。在這里,實踐隊員們將見識到科技感滿滿的廣東深遠海養殖平臺——“海威系列”。這是廣東目前已投產的、規模最大的海上養殖平臺,也標志著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速。帶著熱切的期待,實踐隊員們踏上了前去參觀的旅程。
清晨時分,天色初白。隊員們在廣東畫景食品有限公司陳華東經理的帶領下,來到了“海威二號”所在地。面對眼前屹立在海面上的“海威2號”,第一次參觀大型現代海洋養殖平臺隊員們既興奮又激動。
6月6日,深遠海養殖平臺——“海威2號”正式投產儀式在湛江雷州覃斗鎮流沙港碼頭舉行。據了解,“海威2號”是一種半潛桁架式漁業智能養殖平臺,其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風浪能力,能抵御15級超強臺風;搭載自動投餌、在線監測等智能設備,形成智能化養殖管理,可節省人工成本60%;寬闊的平臺空間搭載太陽能電力系統,日均發電量約200度,實現綠色能源的自給自足,環保低碳。在陳經理的介紹下,隊員們對這個海上養殖平臺的理解越來越深刻。“陳經理,那海威一號和海威二號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實踐隊的成員好奇地向陳經理發出疑問。陳經理回應道:“相較于海威一號,海威二號的養殖規模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單個養殖周期可收獲各類深遠海優質魚類超120萬斤。并且,海威二號的用料與工藝更好,如升級外涂的油漆以避免出現銹點等。此外,海威一號只有一個登船點,而海威二號實現了四面均可登船,并在水上水下裝載了更多攝像頭,增加了更多傳感監測設備,養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聽到陳華東經理的解釋,隊員們才恍然大悟。
無論是“海威一號”還是“海威二號”,它們都是科技創新、裝備轉型升級下的產物。從“海威1號”到“海威2號”,湛江繼續推進了海上養殖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進程,加強信息技術與漁業現代化的融合,為海洋牧場建設插上科技的翅膀。通過此次參觀,隊員們紛紛感嘆:“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他們決心要努力學習科技知識,為家鄉、社會、國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曙光在海里跳躍 徐上然 近日,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朝陽行”社會實踐隊隊員們跟隨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陳華東經理乘坐快艇出海。在參觀途中,實踐隊員們不僅聆聽陳華東經理講解了三代海上牧場的變革,而且與出
墨殤
91 ℃ 0 條
作者: Lilith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