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做的糊涂面,極平常。一鍋水,一把青菜——春天是小青菜,夏天是空心菜,秋天是小白菜,冬天則是曬干的紅薯葉,一小勺鹽,姜末,偶爾放一小把黃豆或花生米。
水開后,放黃豆或花生米,將要熟時,放菜,三四分鐘后,再放自家磨的面粉做的手搟面,面條熟,放鹽和姜末。沒有調料,沒有香油,奢侈一點兒,就是切一個西紅柿放進去。
這樣的面,孩子們是不喜歡的。小女不挑食,但每每吃這樣的面,總要叫嚷:“沒味,沒味。”其他孩子,一聽是糊涂面立刻說不吃。
不僅孩子,大人也有不喜歡的,孩子的二舅和二舅媽,在城里住慣了,做飯時油水也大,因而,丈母娘做的近乎水煮的面也就難合其口。我卻吃得津津有味。
雙休日,帶孩子回家,我總要點這樣的飯,有時一連吃兩頓,大家明顯不滿,卻礙于我的面子,沒有公開反對。丈母娘有些不解,笑著問:那(面)就恁好吃?
和山珍海味比,這樣的糊涂面肯定是上不了臺面的,而對于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來說,這樣的面卻是天下少有的美味。
雖然它沒有復雜的工序,沒有絢麗的色彩,除了放點兒鹽,它甚至沒有鮮香味,它只是簡簡單單的、普普通通的面,但它蘊含了飯菜的最高境界——絢爛至極,歸于平淡。
少時,看書,經常讀到這樣的話——文章寫到極致,無他,唯平淡而已。人品做到極致,無他,唯本真而已。
當時,并無特殊感受,只是作為名言摘錄;而今,在傍晚寂靜的農村老家,端著丈母娘做的糊涂面,想起少時讀過的話,一時,年已不惑歷經滄桑的我潸然淚下……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