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接到小舅的電話邀請,讓我們到雙流去耍,他家兒子辦婚禮。早些年去過一次他家,我還以為他在鄒家場,他說早在縣城里買房搬進城了。因為疫情的發生,早該舉行的婚禮延期,小舅說:“邀請匆忙,請你們諒解。”
小舅,是母親的幺弟。因小舅只大我兩歲,于是我們兒時就一起在外婆家玩耍。在蚊帳里捉迷藏,偷吃屋梁上掛著的花生,翻山越嶺看壩壩電影,總之我與小舅格外親。
30多年前,小舅和我一起參加中考,他因幾分之差落榜,我考上師范學校,幾年后回鄉教書。小舅當時讀了高中,第一年高考和復讀那年的高考均因幾分之差未能進大學。第3年外公又湊了一點費用,讓他去復讀,結果小舅拿著錢卻跑到成都。后來據小舅回憶,那時來到成都后他租了房,買來菜和三輪車,找了一個年輕女子幫工,就開始了他的盒飯生意。一年后,他的生意穩定了,才告訴外公外婆他沒有讀書了,而是在外面做小生意。外公氣得大罵,小舅卻說:“我就是不忍心看你那么大一把年紀了,靠牽種豬掙點錢,在山路上高一腳矮一腳多危險。我不想你們再那么辛苦了,你和母親都60多歲了啊。”我爸也勸外公:“有福,這個名字取得好,肯定是有福之人。”外公依然恨恨地數落:“成都那么遠,你有事去找表姐商量,你自己去發展,我不管啦。”
后來有一次我進修去成都,順道去看看小舅。他們租的房子在洞子口,兩間舊房子,一覺醒來,木樓上老鼠嘰嘰叫,不遠處不斷有火車進站的轟鳴聲,他們依然在忙碌。我有點擔心小舅的生意,不成想幾年后他居然挖到第一桶金,然后那個雙流的年輕女工就成了我的小舅媽。小舅看雙流離成都近,地勢平坦,還有國際機場,小舅媽家4個女兒,其他女兒外嫁,小舅就落戶到小舅媽老家雙流鄒家場安定下來。他們成親時把外公外婆從重慶甲高老家接過來耍了一周,看到雙流的條件不錯,外公終于放心了。
之后,小舅更加努力了。他放棄盒飯生意,考取了駕駛證A照,買了客車跑生意,忙不過來時請人,最多時買了9輛客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雖然辛苦,但充實快樂。但在一次接退休教師去阿壩州旅游時,山路崎嶇客車半路拋錨,小舅沉著冷靜把車停在了路邊,好在沒出大的事故。事后,小舅還是很后怕,認為錢是掙不完的,出了安全事故那才麻煩,果斷處理了車輛結束了跑車生意。
小舅通過觀察,認為銷售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比較有前景,就與幾個人合伙開了一家超市。小舅秉承著山城人的熱情豪爽,對每一個顧客都笑面相迎,誠信經營,因此他們的超市生意一直都好。
小舅富裕了,買了房買了車,總想把老爹老娘接過來孝敬,然而外公外婆就是不愿意離開重慶,小舅就重慶雙流兩頭跑,按時買東西送錢給父母。有一次小舅不顧外公外婆的反對,堅持把他們接到雙流住了半年。在鄒家場他新修的寬敞漂亮的新家里,外婆激動得直抹眼淚,終于享到幺兒的福了。外公腿腳不好,上下樓都靠小舅背。小舅對外公外婆說:“爸媽,等過兩年換個電梯房就方便了。”然而如今小舅有了電梯房,外公外婆卻已仙逝。小舅后來對家里人說:“我老家來的親戚一定要盛情接待,對于山區里苦一點的大哥二哥我要幫一幫,對于侄兒侄女讀書,我這個幺爸也要幫一把。”小舅兌現了他的承諾,幫老家修了房子,把侄兒弄到雙流開火鍋店,一個侄女學了美發技術在崇州安了家,還有個侄女他在幫著供讀大學。
這一天,我走在雙流街上,感受著雙流的巨變。大清早,小舅出去鍛煉然后買菜,之后去超市上班。夜幕降臨,小舅收工回家,街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慢了下來,三三兩兩來到公園賞花散步。
這是一幅其樂融融的和美畫卷,呈現在柔和的路燈下,載著人們的歡樂飛向遠方……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