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植樹節,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后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比率帐侵矘涔?,晚上7時許,孫女降生。
當晚,我從發來的微信照片和視頻中看到,小孫女眉清目秀,頭發漆黑,彈騰有力,哭聲嘹亮。她的身邊除了我的兒子、兒媳為父為母的激動,還有“升格”為奶奶和外婆的我的愛人和親家的喜悅。即使遠在他處的我,看到啼哭不止的孫女,也是掩飾不住欣喜之情,可謂百感交集。
翌日上午,我趕到醫院,房間里擠滿了前來看望的人們。孫女的姨奶忙著視頻通話,向在鄭州上大學的女兒傳送喜訊;孫女的外公喜不自禁地端坐在一邊,慈祥地注視著仍然臥床的女兒;孫女的外婆與奶奶正在床邊熱情而親密地小聲聊著……
愛人見我進來,笑瞇瞇地說:“快看,爺爺來了!”我放下帶來的溫奶器、小包被和新鮮水果,第一句話就是:“讓我看看孫女!”襁褓中的孫女這會兒剛剛吃飽,靜靜地躺著,膚色泛紅,眼睛時睜時合,睜時瞳仁猶如山葡萄,格外黑、格外亮,還像兩顆浸在智慧海中的稀世黑珍珠。想到視頻中護士給她洗澡時的嘹亮哭聲和手舞足蹈的模樣,我不禁呵呵笑了起來,轉身對愛人說:“可像兒子剛生下來黑黑的樣兒!”愛人馬上反駁:“怎么能說俺孫女黑?那是白里透紅,懂不懂?”連孫女黑都不讓說,引起一屋人開心大笑。
有了孫女,就要起名。兒子、兒媳已經給她起了乳名“糖心兒”,盡顯為人父母的幸福心情。那學名叫什么呢?兒媳說我是作家,讓我起名。我說集思廣益,有寓意無歧義最好。一同事說叫“青橙”吧,傾城之音,漂亮之意。兒媳說俺閨女要傾不了城,莫不是辜負了長輩的美意?她小舅爺說,植樹節出生的,就叫“賈樹萌”吧;她姨奶說,你寫有長篇小說《玉色瑗姿》,叫“賈瑗姿”多好;她奶奶說,植樹節,可取shu音,不是有影星陳數、教授陳果,咱就叫“賈數”“賈果”“賈數果”,好不好?話音甫落,她姨奶接上話,我看叫“賈無數”吧!又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取名確實是件大事,名字將陪伴她的一生。古往今來,名字或從生辰八字而來,或從成語而來,或從古詩詞而來,或從家人的期望而來,不管起甚名啥,都隱含著長輩對子女的愛及期望,也能讓孩子從小受到名字的激勵和家庭教育的熏陶!
國外有添丁種樹的風俗,誰家生了孩子,要種上一棵樹,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如波蘭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兒的家庭均要植樹3棵,稱之為“家庭樹”。小孫女在植樹節像小天使般地降生,帶給了我們許多美好回憶。正值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人間多個小人兒,如同大地多一片綠葉,家中多一份溫馨。己亥豬年,祝愿金豬格格們春芽萌動,快樂成長!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