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梅英是我的初中同學,比我大4歲。個子高,坐在教室后排。她長得很漂亮,皮膚白白的,眼睛大大的,頭發黑黑的。那時我們班有10位女同學,大部分都梳著辮子,霍梅英卻留著短發。我和霍梅英都住校,在同一間宿舍。我家很窮,沒有好鋪蓋,我的褥子和被子又薄又小,夏天還好過,到冬天就慘了。挨著我睡的一位女同學叫張玉鳳,她家也不富裕,被褥也很薄,實在凍得不行了,我們倆就伙蓋一條被子,上面再搭一條,以此來取暖。霍梅英比我倆強一點,她除了鋪蓋還有毛毯。有一天我正蜷縮在被窩里睡覺,梅英大姐走過來,把她的毛毯輕輕蓋在我身上,我頓時感到渾身溫暖。
上初一時學校開運動會,我報了一個項目叫“智力測驗賽跑”。我跑得不是最快,但題全答對了,是100分,因而得了該項目第一名。學校運動會的“記者”到班里采訪,剛好問到霍梅英,她抓住機會,把我好好夸獎了一番。我那時又瘦又小,老坐第一排,霍梅英就安慰我:“別著急,你能長高,因為你脖子長。你看我脖子長,你也脖子長,一定能長高。”可后來我還是沒長高。善良的梅英姐是為了安慰我才那么說的。
我從小喜歡看書,積累了許多詞匯,寫作文時就用上了,語文老師給我的批語是“辭藻綺麗”。常常在我寫完作文后,梅英就跟我說:“把你的作文本讓我看看吧!”我當時心里還有點小小的得意呢。
那時,我父親在祁縣縣政府上班,我媽媽在城關鎮當小學教師,梅英大姐的老家在離縣城不遠的村里。有一年放暑假,我倆相跟著回祁縣,她到我家跟我媽媽說:“大娘,讓淑媛到我家住兩天吧。”我媽媽看見霍梅英又漂亮又會說普通話,非常喜歡她,痛快答應。她家是個大院子,房子比地面高出很多,要登上五六級石頭臺階才能走進院門。院里有棵棗樹,花池里種著花和幾株向日葵。院子干干凈凈,三間正房高大明凈,地上鋪著青磚。西面也有幾間房子,沒住人。廚房在東面,也很寬大,燒柴禾的灶臺上安著一口大鍋。水缸、炊具和各種雜物井井有條,灶臺旁邊是只木制風箱,還有一個小凳子,可以坐著拉風箱。這么大的一個院子平時只有霍梅英的媽媽一個人住。霍媽媽當時50多歲,白凈、富態,話語不多,卻很慈祥。她給我做沾片子吃,用茄子做的,紅面糊包得很均勻,沾的醋調和。現在我也會做沾片子了,可仍然懷念霍媽媽為我做的那頓沾片子。
我在班里年齡小,不大注意同學們的家長里短。后來我才知道,她的父親早已去世,媽媽42歲就獨自一人帶著5個兒女過日子,家境并不算好,霍梅英上中學還是由哥哥供的。我在梅英大姐家住了3天,美好的記憶永遠難忘。
初中畢業后我們就分開了,我到六中讀高中,她仍在一中上高中,失去了聯系。一直到2005年我才有了她的消息,多年前她隨丈夫到呼和浩特居住。我給她打電話,她非常高興:“我昨天晚上還夢見你了!”如果是真的,那我一定會相信人們說的“心靈感應”了。她在呼市,對那里的氣候不太適應,常生病(哮喘),她說回到太原就好一些,可是太原已經沒有房子了。她告訴我她母親后來就跟著她到了呼市,66歲時因病去世。
初中畢業時梅英姐20歲,今年她82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