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是今年“加長版”寒假時,教育部門精心打造推出的“非常教學”手段。
我的孫子上二年級,為了讓“網課”的教學效果真正落到實處,我這個有近四十年教齡的老教師便擔起了重任,自2月11日起陪伴孫子一起上“網課”。
剛開始上“網課”,用的是手機,由于手機屏幕太小,時間一長,我和孫子都感到眼睛吃不消。后來在兒子和兒媳的建議下,我課前先把“網課”老師發的作業抄在本子上,把“網課”視頻直接連接到家中電視機上,屏幕大了,清晰度高了,有時還可以使用暫停鍵留給孫子寫字或思考問題時間,孫子既保護了視力,聽課的效果也更好了。而我也通過網課學到了不少知識。
有一次,老師在“網課”教學《古詩二首》中第一首《村居》時,教給學生學習古詩“三讀法”,即“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停頓,讀出節奏”,“理解詩意,讀出味道”。我在陪伴孫子上“網課”學習第二首詩《詠柳》前,便讓孫子用“三讀法”自學這首詩。孫子很快就能有感情地朗讀《詠柳》,通過查字典重點理解“碧玉”“妝”“綠絲絳”等詞義后,也能說出詩句的意思,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又能熟練地背誦并正確地默寫出了這首古詩。接著我們開始PK,比比誰記得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多,孫子就更來勁啦!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這樣,我一句他一句,看到孫子搖頭晃腦,像模像樣地背出一句句描寫春天的古詩句,我為他能說出這么多古詩句感到驕傲,在陪伴孫子上“網課”的過程中,不僅他復習鞏固了學過的知識,我也享受到了天倫之樂,真是收獲頗豐呀。
孫子的“網課”還巧妙安排了“音體美”“手工”和其他“空中課堂”,我也陪著孫子一起聽音樂,做游戲,做操,拍球等,我們還一起做手工,畫畫。元宵節前夕,他成功制作出幾種不同形狀的花燈,家人發至各自的朋友圈,得到了許多朋友的點贊。
陪孫子上“網課”,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