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人喊了多年"王婆"的人,是我的老家——蟒蛇河畔一個偏僻小村的村民。其實,他真名叫王磐,是個五大三粗的莊稼漢,因擅長種植西瓜,又由于賣瓜時總是"毫不謙虛"地大夸特夸他的瓜好,于是鄉親們便干脆送了他一個"王婆"的綽號。
說起王磐與瓜的故事,也許比他一塊田里的瓜還要多。而我今天要講的,是他賣瓜的軼事,權當"冰山的一角"吧。
王磐的種瓜生涯起步于本世紀初。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到外地走親戚,看到那里不少人家靠種植西瓜"發了財",心里不由得癢癢的。回家后,"不安分"的他立即行動起來,從鎮上的書店買回一本《西瓜種植指南》,然后就按部就班地開始了"種瓜大業".你還別說,這個頭腦靈活又舍得流汗的王磐,與妻子一起還真把瓜侍弄得像模像樣,到了收獲季節,田里滿眼都是又大又圓的西瓜,贏來不少鄉親艷羨的目光,王磐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于是,小村通向鎮區的一條路邊,從此多了一道風景:幾乎每天從晌午時分到黃昏,王磐都會用大筐將西瓜挑到路邊,擺開他的瓜攤。那時的小村里,成片種植瓜果的還很少,賣瓜只能靠小打小敲的"零售",而到鎮上的農貿市場里賣又要收攤位管理費。因此,路邊自然成了王磐賣瓜的最佳場所。他賣瓜的時候,往往正是一天中最炎熱的當口,在毒太陽下大半天曬下來,滴下的汗水將地面打濕又曬干了幾十個回合,襯衫上的鹽霜刮下來足夠燒一桌"八大碗".盡管天氣如此酷熱,他也舍不得吃一片瓜。感到渴了,就喝幾口自帶的白開水。
為了不耽擱賣瓜的"黃金檔期",王磐中飯也舍不得回家吃,妻子要來替他"頂一會兒崗",可他死活不同意,一來心疼妻子細皮嫩肉吃不消曬,二來擔心妻子的"賣瓜經"念得還不老到。無奈之下,妻子只好每天將中飯裝在搪瓷缸里,拎到瓜攤旁,讓他就地解決。賣瓜雖然非常辛苦,可王磐的心里卻是甜滋滋的,每天晚上數著明晃晃的票子,更讓他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可這樣的快樂背后,也隱藏著"兇險".作為西瓜種植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天氣陰雨、溫度走低。有幾年,王磐就不幸碰上了這樣的"倒霉事".最嚴重的那一年,連續下了一個多月的雨,他冒雨將瓜挑到路邊賣,可幾乎無人問津,這也難怪,雨一多,西瓜的口感就差,加上氣溫偏涼,誰還會來買他的西瓜呢?就這樣,除了送給鄰居和自家吃掉的,幾畝地的瓜大多數爛在田里。那段時間里,王磐一家幾乎將西瓜當"飯"吃,簡直到了聽到"西瓜"兩個字就想嘔的地步。
這樣的煩事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使王磐種瓜的信心受到打擊。加上他種瓜純屬"自學成才",常感自身種植技術出現"后勁不足",在西瓜品種的更新換代、最新病蟲害防治、拓寬營銷途徑等方面往往頗覺吃力。基于此,他對種瓜的前景產生了動搖,一度甚至產生"金盆洗手"的想法。
所幸的是,2013年春天,村里開展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一位外地的西瓜種植大戶前來投資連片西瓜項目,并牽頭成立了農民瓜業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后,王磐心中的石頭一下子落了地,又仿佛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由合作社統一提供西瓜種苗和技術指導,統一實行保護價收購,這樣的種植和銷售模式真讓人安心、放心又省心!解除了"思想疙瘩"與后顧之憂的王磐,不僅不再"談瓜災色變",還擴大了種植面積,差不多比以前翻了一番。
合作社利用在全國各地的銷售網絡,將西瓜銷至本地超市或緊急調運至外地銷售。從此,王磐徹底告別了路邊賣瓜的"苦日子",更準確地說,他再也不用為賣瓜而操心了,瓜一成熟,就有專門人員來到田邊收購。就連遇到連續陰雨時,也不再束手無策、坐以待"爛"了。回想起往日在雨中"欲哭無淚"的焦心日子,王磐一個勁地贊嘆:這西瓜越來越有種頭了!
前年底,村里與外地瓜商的合同到期。在新一輪招標的過程中,經濟實力與技術實力均已頗為雄厚的王磐,勇敢地站出來,參與這場"火熱"的競爭。最終,王磐"擊敗"各路精英,成為村里的新一位西瓜種植帶頭人。
為了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王磐在培大育強農民瓜業合作社上下足功夫。他在堅持以往"包種,包技,包銷"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將單一的西瓜種植向多種瓜果"套種"延伸,在顯著提高種植效益的同時,也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他還發揮合作社的資源優勢,為瓜果注冊了商標,并隨商標附上二維碼,使每一只瓜果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讓顧客吃得更放心,從而在市場上更為暢銷,從不登大雅之堂的"大路貨",搖身一變為大型連鎖超市的"座上客".在王磐的引領下,村里種植瓜果的鄉親越來越多,整個村子儼然成了"瓜果種植專業村".
電子商務的春風吹臨小村時,思維活躍的王磐又嗅覺靈敏地搶登上這輛"班車",成為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立足合作社這個平臺,帶領鄉親們以"互聯網+瓜果"為統攬,將瓜果放在網上銷售,既有效擴大了銷售半徑,又大幅提高了銷售效能。看著"網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王磐心花怒放之余,連連感嘆"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更為神奇的是,由于王磐帶領合作社的鄉親們堅持生態化種植,以戒空氣污染、戒水源污染、戒土壤污染、戒高毒農藥、戒轉基因、戒催熟劑、戒膨大劑、戒保鮮劑的"八戒"而著稱,產出的綠色、無公害、有機瓜果在市場上打出了名氣,成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香餑餑",不少經銷商提前幾個月就在網上預先下了訂單。因此,合作社的瓜果往往還長在田里,就已經銷售一空了!
看著合作社的發展越來越蓬勃,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王磐的笑容也越來越甜蜜,他時常情不自禁地哼起歌兒。鄉親們都說:"王婆"唱出了他的賣瓜"三步曲",也唱響了大伙兒的"致富經",唱綠了家家戶戶的"搖錢樹",唱美了田野上的"小康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