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家風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鄰里關系和睦。多年來,父母與鄰居們的關系非常融洽。可自從我在城里住了樓房,發現大家都是關起門來過日子,鄰里之間很少交往。
年初,父親和母親來幫我帶孩子,但他們每周末一定要回老家。周一來的時候,帶來一大堆蔬菜,白菜、胡蘿卜、油菜、香菜等等。父親笑著說:“除了咱自家吃的,你給樓上、樓下和對門的鄰居送點去!”母親不說什么,卻開始用袋子分蔬菜了。我有些為難地說:“城里可不興這個,這點菜值幾個錢,給人家送去怕引起反感呢!”
母親說:“不在于值多少錢,你送的是一點心意。都在一棟樓里住著,多聯絡聯絡,人與人之間有個熱乎勁兒,回家來都覺得暖乎乎的。”母親的話很有道理,我決定試試。
我提著一兜菜去敲鄰居的門,門一開,完全沒有我想象的尷尬。我笑著說:“這是我爸媽從老家帶來的純天然綠色蔬菜,嘗嘗鮮吧!”鄰居立即喜笑顏開,大家平時面無表情的臉變得無比生動了。幾番寒暄,感覺彼此的距離近了一大截,心里暖融融的。
后來,鄰居們之間禮尚往來,交往越來越多。周末時,鄰居們還聚會了幾次,更增進了感情。
那次,我見家里有一大堆小孩的舊衣服,母親告訴我,是對門的鄰居送的。我說:“孩子的新衣服都穿不過來,要這些干嘛!”母親說:“人家一片好心給咱們,一定要高高興興收下!”第二天,母親就讓我兒子戴了里面的一頂小帽子出門,對門的老太太見了,很高興。
前不久,我在外面遇到點難事,多虧樓下鄰居找了熟人幫忙,才把事情解決。父親知道后,笑瞇瞇地對我說:“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時間長了,就跟一家人一樣。你們出門在外,鄰居之間有個照應,多好!”
如今,我與鄰居們相處和睦,感情融洽,大家也會抽時間聚聚,我們在一起其樂融融。
父親和母親巧妙地傳承家風,也把淳樸的鄉情帶到了城里,給生活在冰冷的鋼筋水泥之中的我們帶來縷縷溫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