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去的一家快餐店裝修一新,改成了自助服務。餐廳陳列的菜肴、點心、湯羹、炒飯炒面以及大眾化的水果,足有二三十種。雖然,大部分是素菜,葷菜只有鴨鎖骨、鹵蛋、帶魚、烤雞,然而在暖色燈光烘托下,倒也琳瑯滿目。這里地處市中心,老板租下地下一層,將整個餐廳改造成柔和的粉灰色,并將所有的桌椅換成豆綠色與粉藍色。每位30元的餐費,對附近商廈的營業員、寫字樓里的公司職員,以及逛街的顧客都有一定吸引力。餐廳倡導光盤,剩菜超過200克,就要加收一個人的餐費。因此連那些年輕的爸媽也反復叮囑孩子,要少量多次取食,不要浪費。
這樣的價格,老板是如何達成收支平衡,還薄有盈利的呢?要知道,誰都不喜歡吃剩菜,而自助餐的客流量是無法準確估算的,補菜過多,營業高峰過后,勢必有一批剩菜要倒掉,造成浪費和成本上升;但若不及時補菜,晚來的客人發現菜盤空空如也,一定會牢騷滿腹。
老板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的?收銀員把一張告示指給我看,原來,這家店在客流量開始下降時,就不再補菜了,只補充炒飯、炒河粉與紫薯球、玉米棒等點心,相應的,中午12:00以后,每隔30分鐘餐費下降5元,也就是說忙碌到下午1:00才來就餐的顧客只要支付20元,到了下午2:00的時候,只要支付10元就可以就餐。
晚餐也是如此,從7點開始,餐費就開始打折了,9點以后,十塊錢的夜宵價,連附近衣冠楚楚的金融界白領,也會來匆匆填飽肚子再回家。人在加班加到有點低血糖的時候,一份炒河粉、一大碗豬骨冬瓜湯、幾個蒸籠里帶著栗粉香的菱角都可以滋補元氣。
有一次,我帶母親做穿刺治療,等我把醫院代煎的中藥都掛在母親的輪椅把手上推她回家時,早就餓得夠嗆。來到餐廳,剛過午后2點,客人寥寥無幾,餐廳門口檢驗綠色健康碼和量體溫的小伙子,還幫我一起抬輪椅。餐桌斜對面一位穿著橙色保潔工裝的阿姨對我說,最近她每天都是到這個時候才來餐廳吃飯的,這里有空調,有wifi,飯菜比外賣盒飯更干凈熱乎。她笑著說,有一次大概是餐廳生意太好了,剩下的菜肴比較少,老板特地吩咐廚師給每個人加了一份海米蒸蛋。
吃完了飯,保潔阿姨主動對我說:“我幫你把輪椅抬上去?!迸赃叧燥埖氖浙y姑娘忽然攔住了阿姨,阿姨辯解了一句:“我沒有剩下飯菜呀!”姑娘笑著指點說:“阿姨,你來過這么多回,還沒嘗過我們的冰淇淋吧。冷柜上面的架子上有紙盒,你自己能吃多少,就舀多少。”那位頭頂心已經竄出一縷白發的保潔阿姨愣住了,臉上涌出了感激的神色。冷柜里的冰淇淋,一種是草莓粉,一種是香芋紫,還有一種是巧克力色,每樣她只舀了半個球。我看到阿姨打開了視頻,與家里兩個小孩分享著這意外的甜蜜,她說,有空要讓郊縣的兒女也來享受這里豐盛的自助餐。她說:下一次我們早點來,在12點鐘之前來,我好希望老板能掙錢,能長長遠遠地把這餐廳開下去。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