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十六歲的李麗在縣里上高中時她的母親生了一場重病,出院后便在家養著,連農活都做不了。李麗的學校離家有四十多里的山路,每到周末她都想回去看看母親,可想著來去得三十塊錢的車費,家里正是捉襟見肘的困難時期,這三十塊錢省下來,能給母親買點好吃的補補身子了,便決定一個月回家一次。父母親見她幾個星期不回家,很是奇怪,尤其是母親想她想得抓心,待她回來時便問她,敷衍幾次后她實在找不到好的理由了,眼圈一紅說:“我想把路費省下來。”父親便明白了,周日李麗再去學校,他叫住她說:“下周回時把坐車的車票帶回來,爸給你報銷,你就安心回來看媽媽吧。”李麗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報銷?”父親說:“你媽媽雖然沒工作,但我現在鄉里財務科上班,報銷你這點車費算什么。”李麗高興得跳了起來,從這以后,她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從父親手里接過報銷憑證躲在臥室里認真的在憑證上貼車票,然后交給父親,再喜滋滋地邊做家務邊陪母親說話。
三年后,李麗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她知道家里只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還是拮據,便利用周末在花店打工,自己賺取一部分生活費以減輕家里的負擔。不過寒暑假回家她仍把車票仔細地貼在報銷憑證上讓父親報銷,父親也常叮囑她,安心讀書,不要太省,特別是晚上從花店下班晚,回宿舍時一定要打的,把車票寄回來,他想辦法報銷。這天李麗打電話回家,父親一接電話她就哭出了聲,原來她騎著店里的電動摩托車送花,在一個拐角處不小心剮了人家的車,噴漆得兩千多塊錢。父親說:“你別急,人沒事就好。先報警,修車費你讓修理廠開好發票,爸給你報銷!”
李麗止住淚:“兩千多塊錢也能報嗎?這可不是幾百塊錢車費。”父親說:“我現在已經是財政科的科長了,手里有權,每月經我手報銷的各類費用上百萬,這能報,你把發票寄回來給我就行。但你得答應我,以后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再不能出這樣的事了。”李麗連連答應,撲通亂跳的心這才安定下心。
四年一晃而過,李麗讀完大學被分配到一家金融部門工作,由于她所學專業對口,加上業務能力又強,所以,一上班就成了業務骨干,幾年工夫就被提拔到領導崗位,當上了副科長。
這年李麗的父親退休了,他跟李麗說:“趁著你媽身子還行,我帶她去旅旅游,你有空就陪我們一起吧。”李麗當然一口答應,利用年假陪著父母去了北京,上海,逛遍了各處名勝景點,嘗遍了各種名吃,臨回家時還給親戚朋友帶了不少特產。母親直嗔怪她亂花錢,李麗說:“您別擔心錢的事,只管安心玩,這些我能想辦法在單位處理掉。”
返程這天,父親把女兒叫到身邊,問:“我看你這些天吃的玩的,都讓人開了發票,你們單位都能報銷嗎?”李麗笑道:“您就安心吧,我有辦法變通的。”父親嘆息一聲,從旅行箱里拿出一個文件袋,示意女兒打開。李麗打開一看,一下子怔住了,原來袋子里面裝得滿滿的全是她前些年認認真真、工工整整貼好的各種報銷憑證。
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小麗,你是家里的獨生女,爸媽從小疼你,家里雖緊巴,可舍不得你受委屈。如今看到你有出息,爸很高興,也希望你爭氣。有些話我得囑咐囑咐你,不然我不安心。我們都是天天跟錢打交道的人,爸只希望你兩手干凈,心里清凈。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李麗調皮地噘嘴道:“您這個袋子不是放在床頭柜的那些‘優秀工作者’獎狀下面嗎?”
這下輪到父親目瞪口呆了:“你什么時候看到的?”
“我參加工作那一年,您不是高興得喝多了嗎?我給您找解酒藥時發現的。那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像您一樣做一名嚴格遵守財務管理制度的‘先進工作者’。
“那你這幾天的發票……”
“媽這些年身子不好,一直覺得自己是累贅,拖累了家里,我是為了讓我媽安心玩嘛!”
父親愣了愣,隨即欣慰地說:“你這么懂事,我和你媽可就安心了!”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