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帆曾經是某個鄉鎮小學的代課老師。小帆大專畢業后,先后到南方沿海一帶的城市打過工,也到北方的一些城市謀生。幾年下來,除了留給自己一堆的車票作為紀念外,沒有多少積蓄。
小帆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和人脈資源給小帆找到更好的工作。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曾在小帆家所在的村當過知青的張大姐聽說了小帆的事,托人給小帆在某鄉鎮小學找了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小帆本想在這個平凡崗位上把這些可愛的山里娃教育好,可事與愿違,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這所學校根據相關文件精神要辭退代課教師,她也在這批辭退名單之中。
小帆清楚地記得那年開學的一個早晨,同往常一樣,小帆推著那輛伴隨自己多年的自行車,準備到學校進行開學前的準備工作。來到學校大門口,就聽到校長在走廊上叫自己的名字,喊小帆到她辦公室去一趟,說有事兒與她商量。小帆心中掠過一絲不安。校長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婦女,她先讓小帆看了相關文件,然后對小帆近幾年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簡要的評述,然后帶著無限惋惜的神情安慰小帆。小帆心里知道,面對校長桌上的文件,自己想說再多的話都徒勞無益。她獨自走到自己教書的課堂上,慢慢地回味著教書育人的點點滴滴,然后揚起頭,勇敢地跨出了學校大門。
失業了,原本較為穩定的收入一下子沒有了。小帆的老公也是這個鄉鎮中學的普通老師。孩子在縣城讀高中,花費較大。雙方的父母都在農村,也需要小帆兩口子時不時拿錢贍養。面對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如今迷茫得無從下手,路在何方?
正當小帆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老公給了她許多安慰和鼓勵,原先學校的工會組織和一些同事也時常來關心看望她。接下來的日子,她又出去到外地打工。隨著孩子讀高三,父母年紀大了,也需要小帆回家照顧。小帆就和老公合計,決定拿出多年的積蓄,在縣城租個小門市開個快餐店, 一來照顧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兒子,二來也好照顧年紀大的父母。小帆和老公的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
萬事只愁開頭難。每天清晨,小帆那甜甜的叫賣聲準時在小門市上空響起,然而來吃飯的人卻很少。是不是自己做的飯菜質量不好?還是飯菜的口味不適合?怎么辦呢?難道就這樣沒有效益地經營下去嗎?多年的那點可憐積蓄就這樣白搭進去?她仔細琢磨著這些問題。
搞快餐店,質量是關鍵。為了提升飯菜的品味,小帆不停地拜師學藝,多方尋求經驗。為了保證各種傳統名小吃的質量,小帆選用上等新鮮的豬肉,鮮嫩的豆芽,上等的芝麻、花生。有了好的原料作基礎,又在制作工藝和配料方面下功夫,從原材料的采購到制作出來的成品,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另外還不斷收集消費者的意見,在飲食的口感、色澤、軟硬等方面不斷加以改進。隨著質量的提高,來小帆快餐店用餐的人慢慢地多了起來,小門市也逐漸多了回頭客。有的老板還時不時在小帆店里預訂幾桌,小帆的快餐店一天天地紅火起來。
小帆按照食品衛生的相關要求制作各種小吃,讓前來消費的人吃得放心舒心。幾個月下來,盡管小帆覺得自己每天都很累,但累過、忙過,只要回到出租屋里,看見燈下刻苦求學的兒子,心情一下就好起來。她堅信,只要把勤勞和智慧融進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努力走過去,前面就是一片艷陽天。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