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宴席數量減少,年前儲備的食材沒用完,免費送給大家,歡迎前來領取!”大年初二,正當我看著空空如也的冰箱,埋怨自己年前沒多存點菜時,一條簡短的信息在社區微信群里蕩起漣漪。
信息發送者是附近規模最大的一家酒店,我家近幾年來的年夜飯都定在那里,只有今年例外。“大家出門領菜一定要戴好口罩!為了避免人員密集,每間隔5分鐘接受一人領取,大家先報上名,匯總完就公布時間表。”酒店考慮得很周全,不僅劃定了專屬于每個領菜者的時間,還分別在自家門口和社區的東南北三個方向都設置了領取點。
青菜、海鮮、雞鴨魚肉、半成品菜肴……原以為只是派發一些價格相對較低的蔬菜,不曾想各色菜品林林總總,且價格不菲。我拎起一小袋洋蔥和西紅柿就準備走了,離攤位四五米遠、臉上裹得嚴嚴實實的老板娘大聲喊住我,非讓我再拿上一份東坡肉,“都是加工過的,回家擱鍋里一蒸就行啦!”我說夠啦,留給更需要的人吧。她說多著呢,這些送完了店里還有。我問她,這回得賠不少錢吧?她揚起手輕輕擺了兩下,沒有說話。
回到家,打開微信,群里已是一片熱議,大家都覺得挺不好意思。“那么多菜免費送,光成本就得不少錢啊。”“老板真是好人,除了感動還有點心酸。”“我們給老板轉賬吧,多少表達個心意。”可酒店老板很堅定地謝絕了我們的好意,他在群里回應道,“說免費就是免費,雖然損失了不少,但覺得這樣很有意義,也算是為共克時艱做一點小小的貢獻吧。”鮮花、鼓掌、加油……各類表情在群里瞬間刷屏。
“不能讓好人吃虧!你能做好事,我也能!”很少發言的黎叔在群中發出一句話,緊接著又上傳了一張圖片。點開圖片,是黎叔手寫的一封信,收信人是酒店老板。信中說,鑒于目前行業形勢,他決定免除酒店未來一個月的租金,希望老板不要灰心,繼續加油。“最美包租公!”“黎叔好樣的!”在我們社區,黎叔向來以“摳門”著稱,他常年對外出租幾間臨街店面,前不久還因為漲租金的事兒跟一家五金店爭執了幾句。他的這一決定出乎大家意料,也喚起了更多的愛心和善行。
“我家還有一百來個口罩,有需要的聯系。”“我托朋友從韓國代購的口罩這兩天就到,我也可以送給大家幾個。”“有沒買到消毒液的嗎,我存了五六瓶,有要的開口。”“我能送大家兩瓶醫用酒精,要的舉手。”……一時間,似乎群里的每一個人都敞開了懷抱,愿意把自己珍視的東西分享給他人。曾經想方設法囤貨的大家,紛紛變身為慷慨大氣的施予者。
無論遭受多么大的困難,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便不覺寒冷。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