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殤
是夜,一抹殘月鑲嵌于夜空。瞭望塔上傳來陣陣笛聲,其中承載的哀婉令人深感透涼。一抹紅妝掩蓋歲月的滄桑,女郎吹著嘴邊笛,眼中蓄積已久的淚水不禁順著臉頰流下,女子卻不自知,只一味吹著手中那緊握的玉笛。
耳畔尤想起前日,塞外軍隊班師回朝,她迫不及待地在此地探望著回歸軍隊,卻不見那心心念念的君郎。那狠心的人吶,尸骨竟無處可尋吶!
尤記得六年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楚氏容允少年功成,其容智乃吾國第一,其功夫更甚。今蠻夷之地與吾國邊塞紛爭不斷,念楚郎才貌雙全,特辭“允浩將軍”,領吾國十萬精兵前往平亂,欽此。”
國君一旨令下,楚郎得命,領十萬精兵前往蠻夷之地平亂。送君西去之日,風卷天際云層似萬浪,錚錚鐵漢伴戰歌踏殘陽離去。女郎望著遠去的隊伍,心中卻暗嘆:至此與君別離,不知何年何夕再相遇……
那日言語纏繞耳畔:“阿梨,自古男兒立志沙場,待吾平定那蠻夷之亂,為吾國獻出血汗,待君功成名就歸來日,便是吾與阿梨成婚拜天地之時!阿梨,等吾!”少年豪情壯志,眸中無一處不閃著光芒。
大漠浩瀚無垠,軍行萬里荒涼,然卻磨不去熱血年郎為國征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之志,陣陣軍歌渲染塞外,激起一陣陣波蕩。
———————————————
又一夜。彎彎銀月灑下淡淡光芒,勾勒出瞭望塔上紅衣女郎身段,只見女郎垂首倚在塔墻之上,面龐憔悴使人心生憐憫。纖手緊握六年楚郎書信。淡黃書卷上筆墨流轉的情殤,牽動女郎多少的柔腸,不禁落下淚兩行。
書信字字句句浮現腦海,“阿梨,此戰打得好不艱辛,恐近日未可歸……故都可已白雪皚皚,紅梅已探臘霜?此玉笛寄羽阿梨,琴瑟和鳴,吾心尤掛!”………………“阿梨,此戰吾必將拿下。不日便歸,阿梨可要在瞭望塔等待,待君歸日,必是與阿梨成拜天地之禮時!”
可世事難料,最后一戰異常艱辛。楚郎為取得蠻夷王項上人頭,竟孤身一人快騎先發制人,深入敵人內部,至此士兵們卻不見將軍歸。許是將軍視死忽如歸之氣勢熏染士氣,許是士兵們愈發思鄉迫切歸鄉,竟奮勇前進,奮力一戰,戰敗蠻夷。
捷報頻傳,舉國歡慶。那日,錚錚鐵漢亦踏斜陽歸。卻不見那抹熟悉的身影,她的君郎何方?士兵曰:“將軍尸骨無存,隨風卷入戰場,取壺黃沙以示將軍之靈!”女郎看著懷中那壺黃沙,日盼君歸意剎那間湮滅,萬念俱灰。
至此日后,瞭望塔上場有一抹紅影,一陣低哀的笛聲。塔上女郎多么祈盼上天借時光,欲意回到過往,雖知楚郎志在戰場,不可阻攔。那亦可伴君馳騁疆場!改寫這最后獨一人存活于世的蒼涼啊!
令人牽腸掛肚的君郎卻不知何方,瞭望塔上誰家姑娘又在等她的情郎?昔日誓言尤記,奈何時過境遷,早已物是人非……
瞭望塔上女郎終是不信楚郎竟如此狠心棄她于人世,一人離去尋那孟婆湯。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瞭望塔上吹奏玉笛。
不知何年何夕,女郎最后一次演奏欲離去之時,身后一深沉嗓音響起:“阿梨——”待女郎轉身而去之時,君郎那熟悉的眉目闖入眼眸,只見他又輕輕啟唇:“我回來了!”殘陽輪灑,瞭望塔上定格這一對似鍍了金的璧人……
——后記
【作者的話】對于《離人殤》來說,結局是凄苦的,女郎終究等不會君郎。可是言舍不得那樣子的悲苦,于是便有后記君的出現了
(文/東歡言宸)
作者:東歡言宸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