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西站坐動車返回西安,我找到座位剛落座,身旁的大姐就湊上來問:你的車票是在哪兒買的?我在微信上買咋多收了30塊?是收的服務費?咋這么貴?我一聽就知道,她肯定是沒有去掉購票界面上那些諸如“保險”、“快速出票”之類的默認選項,所以多花了錢。聽了我的解釋,大姐恍然大悟,面上有些恨恨的,一口關中話脫口而出:這不是給人挖坑嗎?
列車啟動后,喧鬧的車廂稍稍安靜下來,大姐歸置好行李,拿出手機開始發微信語音、接打電話。她嗓音清亮,情緒很高,仿佛很久沒有這么暢快淋漓地跟人說過話了,每發出一條微信語音還要再回放一遍,很享受這個過程似的,話里話外的喜怒哀樂一股腦地灌進我的耳朵里。
“大姐,我上車了,晚上十點就到西安了。我就是給你說一下,陽臺上的蝦還沒有收拾,這個要分成每次吃的量裝保鮮袋放冰箱,要不然就不新鮮了。這段時間廚房里你能擦就擦擦,擦不了年后我回來了收拾。好的,好的,謝謝你!也祝你新年快樂!”
“陳姐,你最近咋樣?我在動車上,準備回家過年哩。你在武漢那邊咋樣?工資咋樣么?那么大的面積,你一個人忙得過來嗎?你跟我聊天是在外面還是在人家家里?在人家家里也不自由吧?我在北京干的這家挺好的,家里還有一個四川大姐,她照顧老爺子,我做飯打掃衛生,我們合作的特別好。這家兒子也好,去年過年我沒回家,還多給我了1800塊錢的紅包。你說得對,就是這個理,誰有都不如自己有,自己有誰的氣都不受,老咧莫錢最可憐了!咱養了兒子也不要想著靠兒子,兒子也有他自己的孩子。掙下錢老了以后不跟兒子要,不給兒子添麻煩,自己過得也硬氣。”
“李姐,你在家帶孫子?真有福氣!喲,這是孫子的照片啊?這孩子長得也有福氣!你是好母親,好奶奶!過年還要給孫子包大紅包吧?我這回是小兒子結完婚就出來的,出來了三個月了。趁著不老還想拼命些掙錢,掙了錢回去再給兒媳婦點,兒媳婦也高興,在家反而總是難免有些摩擦。其實我最喜歡逛了,最喜歡旅游了,但是現在還不行么,等老了打工打不動了,掙不了錢了,我就去你家看你,你也到我家來玩,就看我們將來有沒有這個福氣。我真的是想咱們姐妹們,想咱們在一塊兒的時候。”
“咦呀!你說啥?誰給你說的5點到?還說老了是個伴哩,你咋現在都么一點記性了?4點的車,這才過洛陽。你早上發視頻通話的時候,我正做飯,還要抽空拖地,忙得很,么空跟你說。他們住朝陽區,離西站還遠的很,收拾完緊趕慢趕到火車站都兩點半了。票是我今年才跟人家學著在網上買的,還多掏了30塊錢的冤枉錢哩!到了火車站又找不到取票的地方,把我急的!好好,我知道,娃給我說了,不出站就能坐地鐵,坐到航天城離他租的屋就不遠了。你操啥心哩,我坐過地鐵,就是,穩得很,比火車還穩,不暈車。我知道,看看娃們明兒我就往回走,前一晌我媽在電話里跟我哭,說我每回回去都是匆匆忙忙的,沒有好好陪陪她。這回時間多些,我也陪陪她。”
“哎呀,乖孫女兒,你還么睡覺?你不瞌睡?我娃平常不都是9點就睡了么?等奶奶睡不著?呵呵,好好,跟奶奶親得很,奶奶給你買得有好吃的哩。你爸弄啥哩?給我熱飯?不吃不吃,叫你爸接電話……你再不要忙咧!我走得時候,人家把烤鴨、麻醬,水果、點心啥的給我裝了好些,我說不要不要,非要給我裝,我吃上一點喝點水就行了。我知道我知道,不用接,么事兒么事兒,你也給娃多喝點兒水。”
列車在夜幕里急馳,離古城西安越來越近。剛過渭南北,大姐就急忙歸置東西,做下車的準備。我這才發現她一個人居然帶了大小4件鼓鼓囊囊的行李,背上一個雙肩包,肩上再斜掛個包,一只手拎個大塑料袋,另一只手拉著一只箱子。到了西安站,我幫她把東西挪下車,有些不解她的孩子為什么不能來接她,她卻已匆匆向我道別,滿面春風地沖進出站的人群中。
古城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大紅燈籠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兒,匆匆的路人都像是行走在或遠或近歸家的路上。或高貴、或卑微,或歡喜、或失意,舊年的一切終將過去。只要你愿意,新年,又孕育新的期許……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