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老公與長跑已經結緣五年了。
要不是老公單位工會組織長跑健身活動,我都不知道老公耐力如此之好。要知道,人到中年,能跑到終點就很不錯了,誰知第一次爬峨城山,老公就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從此,老公的長跑生涯便一發不可收拾。
后來參加縣里的長跑健身比賽,老公又獲得了一千元獎金,成了長跑“紅人”,之后便順理成章地加入了開江跑團。在長跑群里,跑友們除了即時通知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事,還相互鼓勁堅持鍛煉,普及一些長跑知識,分享跑步心得。雖然老公不怎么在群里聊天,但關注信息還是比較勤。
老公說,以前咱老百姓跑步,說跑就跑,全憑一腔熱血,跑前誰做過準備運動啊,跑完最多被人駕著多走幾圈,避免因運動驟停而暈厥。通過在長跑群里的學習,他才知道跑步還有這么多知識。在他們圈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跑前熱身和跑后拉伸的跑步都是耍流氓。”所以每次跑步前和跑步后,我都會看見老公做足熱身和拉伸。老公說,這樣運動效果確實更佳!
還有落腳的方式也很有講究。老公說跑步的時候,正常落地應該是前腳掌落地或者全腳掌落地,千萬不要腳后跟落地。一般來說,10公里以內的,用前腳掌落地有助于提速,這個距離也是我們小腿肌肉能夠接受的距離;超過10公里的,一般用全腳掌落地或者前腳掌落地然后快速過渡到全腳掌。
還有什么步頻、跑量、配速之類的知識,都是長期堅持這項運動的人必須掌握的。在老公的熏陶下,我現在都成了半個長跑“達人”,只不過僅限于理論,缺少實踐。以前家人不怎么支持他跑太久,擔心過猶不及,不但不能鍛煉身體,反而傷害膝蓋。但見他跑步很講究科學,而且堅持了這么久,不但沒出問題,反而精神更佳,也就漸漸認可了。
因年齡和訓練時間等因素限制,老公只參加過半馬。記憶深刻的是2018年廣安紅色馬拉松賽,我至今都保存著這次比賽的新聞。老公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凈成績1小時40分50秒。雖然排名一百多,但以前都是兩個多小時呢。其實到外面參加比賽,成績從來都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重在參與而已,只是沒想到老公進步這么快。其實保存這條新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展現了老公比賽時的“颯爽英姿”!咱普通老百姓上新聞頭條,真是夠得瑟一陣子了!
現在,老公與長跑的情緣還在繼續,但我一點都不嫉妒,能有這么一項業余愛好給他帶來健康和快樂,我沒有理由不支持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