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看到客廳的窗臺上,擺著一個古色古香的瓷瓶,里面插著幾枝怒放的月季,鮮紅的花朵,把房間裝點得一片紅火。我笑著問老媽:“又出去散步了?”她笑吟吟地說:“是啊,順便剪回來幾朵花,漂亮嗎?”聽我連聲說好,老媽立刻拉我去陽臺,看她最新培育的銅錢草,每一盆的葉子都又濃又綠,生機盎然。
說起來,我和妹妹家都種著銅錢草,長勢都不如老媽家的這樣好。我用的是水培的辦法,把銅錢草裝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瓶里。妹妹用的是土培,直接將草種在一個小陶罐里。發(fā)現(xiàn)我們兩家都種不好這種草,老媽親自開始實驗,她采取了折衷的辦法,在一個玻璃魚缸里放了一些落葉土,又加了水進去。還別說,老媽這種半水半土的辦法,養(yǎng)出來的銅錢菜長得就是旺,我和妹妹都跟她學(xué)了一招。
老媽對養(yǎng)花的愛好緣于年輕時。那時,我們在老家有一個院子,鄰居喜歡種些時令蔬菜,比如辣椒、豆角什么的,老媽也種菜,但她總要在角落的空地上,這里撒一點牽牛花的種子,那邊種兩棵鳳仙花,窗臺下邊是雞冠花,墻根下邊是步步高……隨著瓜果慢慢成熟,各種花兒也跟著迎風(fēng)招展,牽牛花纏繞著爬過籬笆墻,讓小院顯得別有情趣。如果農(nóng)活不忙、又趕上下雨天,她還會摘了鳳仙花一點點搗碎了,給我和妹妹涂紅指甲,我們別提多臭美了。
我上中學(xué)時,全家搬到縣城,住進了老爸的宿舍里。老媽很快就從工友那里拿來了吊蘭、紫竹、綠蘿,在窗臺上擺了長長一溜兒,每天早晨用小噴壺挨個兒給它們噴水。中午下班回來,還要把花盆都轉(zhuǎn)一轉(zhuǎn)方向,說讓它們均勻地接受陽光照射。沒過多久,我們家的窗臺就成了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我放學(xué)回家時,遠遠看到那一片綠,覺得格外親切,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
過了幾年,我們在小城有了自己的家,三間正屋帶一個院子,對于愛養(yǎng)花的老媽來說,又有了用武之地。她不在滿足于種花,還在院子里種了兩棵樹,一棵柿子樹、一棵石榴樹,從它們開始掛果,每年秋天我們都能享受到從樹上摘果的樂趣,吃起來也格外甜。
地方大了,可利用的空間多了,老媽的花草品種也在不斷增加。不過,她不喜歡那些名貴的花草,說是養(yǎng)起來太費心,種的都是吊蘭、長壽、富貴竹之類。有一次,我回家,看到老媽在廂房里的墻根下擺了一堆大號的可樂瓶子,我問這是什么情況,老媽笑著說:“這是我收集的雨水,冬天花不用澆太多水,這些足夠用到明年春天了!”怪不得老媽養(yǎng)的花草格外好,原來有秘密武器,老媽可真舍得花費心思。
因為有一個愛養(yǎng)花的老媽,我和妹妹從小受到熏陶,也在家里種了各種花,我們常開玩笑說,老媽因為愛花而熱愛生活,是一個永遠有著“花樣年華”的人,而我們受老媽影響,不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都愿意種花、養(yǎng)花,隨時能沐浴到花香,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樂趣。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