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在拖著"尾音"的時光里時,無論如何,總會帶著一些傷感的。現在,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2021年1月8日過生日時,在與家人一起的歡聲笑語中,我把內心的那種落寞感掩蓋得結結實實:我知道,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最后一個生日了;2022年,我就要離開我喜愛的工作崗位了。
我不是個"工作狂",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內心的一種執著。雙休日沒有人要求我去加班,但是如果家里沒有特殊事情,完全讓我自己來安排,我總是會到辦公室去。雖然在辦公室里要辦的事情,常常在家里也可以辦,但兩相比照,辦公室會讓我感覺更好。家與單位距離不遠,騎著電動車十來分鐘就到了,所以我會像工作日里一樣按時起床,按時到達。
但是,2021年的一年里,在走向辦公室的路上,我常常會想,明年的今天,我就沒有機會走這樣的路了。
領導照顧我,又考慮到教學需要的完整性,2021年就沒有再讓我代常規班的課,我做了替補隊員,成了一個專門"救火"的人。有老師請假,我立馬去給頂上。3月份,有位老師要去進修,校長帶著某些愧疚的表情請我去替補,我不假思考回答:"沒問題!"課堂是我一輩子耕耘的地方,那是我的摯愛,是我最享受的地方。無論生活、工作中碰到了多大的煩惱,只要走向課堂,便一切都風輕云淡了,我立即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與學生談笑風生。
2021年4月21日上午,第三節課下課鈴聲響過,我笑著說:"同學們,你們的老師已經回來,明天就由他來上課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是你們讓我感受到了最后的快樂!謝謝大家!"學生們帶著一種困惑的表情鼓掌,他們聽不懂"最后的快樂"的含義。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我職業生涯中上的最后一節課了。
前幾天,思政中心主任怯怯地同我商量:"下周一升旗儀式的主題是‘看今朝,跟黨走,筑牢中華民族之魂’,校長讓我請您來做主旨演講,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這有什么不方便的?國旗下的演講是我的另一個鐘愛,它讓我有機會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里,去播散教育的種子。我當時就答應了。
演講稿我寫得很認真,幾易其稿。因為我知道,這或許就是我最后一次在校園國旗下的演講了。
2021年,在校園里、教學樓的巡視頻次明顯比過去減少了。因為每次巡視都有"最后一次"的那種落寞感,我不想讓這種落寞感時時啃咬我的靈魂,我需要抖落戰袍上的征塵,活出另外一個"我"來。
雖然已是深冬,校園小路上依然會有樹葉"撲簌簌"地落下。仰頭看日漸光禿的樹枝,心想:那里,明年,會有新葉萌芽!
樹葉該落時是必須落下的,騰不出位置,新葉就沒法發芽。躺在路邊的落葉都沒有傷感,我為什么要傷感呢?
身旁走過一群嘰嘰喳喳的年輕教師,一派朝氣蓬勃的樣子。看到他們,我笑著想:我工作一輩子的學校,在他們手里會更有希望的。
冬天的朝陽灑滿了整個校園。灑滿朝陽的校園,我要與你再見了!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