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我散步走到了村外的一個小山包上,從這里俯視,整個村落盡收眼底。不遠處燈光點點,民房散落,小山村靜謐在群山之中。遠處的幾聲犬吠和著秋蟲的陣陣奏鳴,給這靜靜的夜色增添了幾分田園詩般的浪漫,田野里散發著莊稼即將成熟的特有香味。
初到小山村時的新鮮和興奮在一次次的下戶走訪中被撕扯得支離破碎。經濟的拮據和近乎捉襟見肘的生活,還有鄉親們那期盼的眼神,如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有這樣一些人需要幫助,同時深感我這個“精準扶貧”第一書記肩頭責任的重大。
我在腦子里一一梳理著村里幾個貧困戶的所有信息,同時也在盤算著下一步的脫貧工作應該怎樣開展下去。手機鈴聲響起,貧困戶老張的聲音有些激動:“書記,我今天又賣出了10多斤蜂蜜……”我一聽老張這么說也激動起來,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急忙轉身,快步下山,朝著老張家的小院快步走去。
老張,這個因車禍致貧的中年漢子那愁苦的面容在我的印象里極為深刻。兩年前的一場車禍,不僅撞飛了老張的身體,也撞飛了他憑借自己的智慧,用勤勞的雙手釀造的好日子。
初見老張,是在今年開春我履職“精準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后第一次到他家走訪。也許是從小生活在山溝里風吹日曬的緣故,五十歲剛出頭的他看上去有點老。一張黑紅粗糙的四方臉掛滿了滄桑,一身泛舊的衣著流露出日子的艱辛,一雙噙著淚水的眼睛告訴我他有多么的無助。他心有余悸地講述著那次車禍……
2014年的夏天,老張心里揣著滿滿的喜悅眺望著滿山盛開的椴樹花,因為自己養的六十多箱蜜蜂已經開始產蜜了。然而,一場車禍從天而降。出事那天,臉上涂滿笑容的老張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去鄉里辦完事走在回屯子的路上。就在他距離屯子不遠的村道上,迎面突然駛來了一輛摩托車,把他撞飛到路邊的苞米地里,導致左小腿粉碎性骨折……至今左小腿還埋著兩塊鋼板、十二根鋼釘,不能干重體力活兒。用他的話講,即便重傷帶給他鉆心的疼痛,他一個眼淚疙瘩都沒掉。可是,等他出院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精心養的六十多箱蜜蜂因為他住院治療期間沒人管理而死去,老張抱著頭痛哭。
正是那次車禍的醫療費及六十箱蜜蜂的經濟損失,讓他陷入貧困,背上了巨額債務,原本殷實的物質生活被撞飛了,成為一個需要黨和政府救助、幫扶的貧困戶。春節前,當幫扶單位領導把節日慰問金、米面油送到他手里時,老張含著淚激動地說:“如果沒有那次車禍,我根本不需要這些錢和東西。一個不缺胳膊不少腿的男人靠政府救助過日子,我都覺得磕磣!”“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我的幫扶救助之恩!”
我第一次走訪老張時,這樣的話老張也和我說了。也就在那個時候,我被老張的堅強感動了,更被老張“貧困日子志不貧”的精神感動著。我堅信,這樣的貧困戶值得幫扶救助,這樣的貧困戶一定能通過幫扶救助脫貧重新過上好日子!
后來,老張拄著拐,拖著尚未痊愈的傷腿,在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籌措到一部分資金,買了十箱蜜蜂。經過老張的精心飼養,當初的十箱陸續分箱,很快變成了四十箱。今年,他家附近山上的椴樹花開的特別好。田野里,清香陣陣的椴樹花伴著蒿草的味道撲面而來,那些可愛的小蜜蜂像極了它們的主人,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
半年多來,我多次前往老張的蜂場,親歷他養蜂、搖蜜的全過程。當我新鮮又好奇地把老張搖蜜的全過程發到微信朋友圈的時候,朋友點評留言:“這是一份甜蜜的事業!”是啊,我們扶貧工作組的每一位同志,都很愿意看到老張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穩步健行。
“這些蜜蜂能搖出一千六百余斤椴樹蜜呢!”前幾天,老張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我打量著這個半年前還愁眉不展的漢子,他那曾經愁苦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憨厚直爽的老張給自己起了一個很好聽很時髦的網名“蜂王”。老張所在的小山村地處偏遠,山高林密,沒有污染,加上他的蜂蜜生產全過程沒有任何人為造假的因素,因此,老張的蜂蜜單價高于市場價格,這就使得蜂蜜的銷售渠道成了燃眉之急。
“多謝咱們扶貧組的領導們和社會各界朋友們的大力幫助,這十來天的時間已經賣出四五百斤蜜……”我剛到老張家大門口,就被掛著甜蜜笑容的老張一把拉進了院子。“來,大兄弟,快來嘗嘗咱家的新鮮蜂蜜。”張大嫂端著一碗蜂蜜水送到了我的手里。院子里還有很多鄉親們都在坐著拉家常,他們手里都端著一碗和我一樣的蜂蜜水,大家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我不僅要脫貧,更要致富奔小康,還要帶動身邊的人及看好養蜂事業的人一同致富!”那天,老張面對電視臺記者的攝像機鏡頭信心滿滿,堅定毅然。
如今,老張已經成為附近村里脫貧致富的榜樣,他和他的這條“甜蜜事業”的致富路,也被更多的村民所看好。我們也正在替他醞釀一個大舉措,決心將他的這份“甜蜜的事業”做大做強。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