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和茉莉是我們“陽光之聲合唱團”的兩位指導老師,珠珠和茉莉是她們的網名。兩位老師不但歌唱得好,為人還特別謙和,很得我們愛戴。我們經常聚在一起唱歌、說笑,美麗的金山湖邊、幽靜的北固山下都是我們高歌的大舞臺,來來往往的游客便是我們的觀眾。
珠珠名叫朱其梅,高高的個子,苗條的身段。她愛穿長款飄逸的裙子,走路都帶著一陣風,氣質優雅,回頭率不亞于年輕的大美女。珠珠對唱歌的熱愛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民族的、美聲的、通俗的,她張口就來,嗓音清亮甜美,聽她唱歌就是一種享受。
“陽光之聲合唱團”是珠珠退休后創辦的。門檻很低,只要喜歡唱歌都可以進來學習,而且不收學費。她常對大家說,唱歌能調節情緒、緩解壓力、陶冶情操,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并鼓勵大家增強自信心,努力把歌唱好。
由于大家音樂基礎各不相同,自身的音域也有較大的差異,為了使合唱時聲音更和諧,珠珠老師便耐心地一個一個指導:蓮兒的聲音很亮,卻是大白嗓子,用半聲唱法就好了;云兒要注意,唱歌不同于朗讀,不能讓音節像小豆子似的一顆一顆往外蹦,要行云流水連綿不斷地流淌出來……
茉莉名叫張紅霞,長得很漂亮,高挑的身材,白凈的皮膚。她話不多,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茉莉,恬靜雅致。她是珠珠老師的助教,唱歌時誰沒找準發音的位置,誰的氣息沒控制好,誰的口腔打開得不到位,她都會一一給大家示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大家敬重珠珠老師,更憐愛茉莉老師,因為茉莉是一位折翼的天使,她雖然有一雙大眼睛,可她卻看不到光明。無論在哪里,茉莉的身邊都伴隨著一位兩鬢斑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他就是茉莉的父親。女兒去演出,父親既是車夫,又是觀眾。該茉莉上場了,父親就拉著女兒的手,把她領到舞臺中央,等女兒演唱結束,再跑上去把女兒帶下臺來。我們在認識茉莉的同時,也認識了這位不平凡的父親。
珠珠和茉莉活躍在市區的各個公益舞臺上。那次市民政局舉辦的“紅動中國嘉年華”的舞臺上,珠珠唱了一首《我愛你中國》,茉莉演唱了一首《鄉愁》,兩人的演唱把現場氣氛推到了最高潮。大家熱血沸騰,熱情的觀眾搖動著小紅旗或者氣球跟著唱了起來,臺上臺下是同一個聲音——我愛你中國!
我身邊有一位小伙子,他幾次躍躍欲試,想把手中的氣球獻給茉莉。我給他使了個眼神,鼓勵他上臺去。只見他靦腆地站在舞臺邊上,把氣球遠遠地遞過去,可茉莉并沒有迎過來。于是他又跨前一步,茉莉還沒來接氣球。最后他直接跑到舞臺中央,把氣球棒塞在茉莉的手上,然后一頭霧水地走下臺來。“你不知道嗎?茉莉的眼睛看不見啊。” 我這么一說,小伙子恍然大悟:她唱得太深情了,也許這就是上帝給她打開的另一扇窗吧。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