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時間。于是我拾起了少年時期養成的兩大愛好:讀書和彈琴。書香琴韻讓我的晚年生活富有情趣,充滿了快樂。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每天早飯或是晚飯后,我都靜靜地坐于室內,沏一杯熱茶,捧卷展讀。此時,世事雜務,功利繁華,一切都拋到九霄云外,全身心沉浸到書的情節、哲理之中。整個室內,寂靜無聲,只有時鐘的嗒嗒聲和書卷的翻頁聲。這樣的氛圍,精神高度集中,情感全部凝聚,讀起書來格外專注,興趣盎然而不知停止,有時連老伴喊我吃飯都聽不見。
“養心莫如寡欲,至樂無如讀書”。讀書讓我穿越時空,遨游宇宙。上下五千年,與志士同夢;縱橫八萬里,和智者促膝。默讀,讓我過濾了心間的浮躁;朗讀,喚醒了沉睡的激情;泛讀,使我的心靈長出了翅膀;精讀,營養了我老當益壯的精神。幾年來,我讀了史書、國學、古今中外的小說、散文、詩歌,還讀了幾十種雜志,真是又多又雜,平均一年能讀上百本各種各樣的書。書讀久了,頓覺自己“神清格高”起來;書讀多了,仿佛胸襟格外開闊,視野分外遼遠。于是,自己也拿起筆來寫寫散文、詩歌,偶爾有幾篇文章在報刊、網絡平臺上發表,聽到親朋好友的夸贊,我開心極了。這真是“書釀心香,筆下有樂”啊!
“孔子聞韶,三月忘味”。我雖是一個凡夫俗子,但也喜愛音樂。我在念初中時,曾跟音樂老師學過彈揚琴。退休時,一個老同學贈送我一臺揚琴。睹琴技癢,禁不住在家彈起來。揚琴明亮的音色,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清脆。慢奏時,琴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琴聲似潺潺的流水。琴聲一響,我立即融入那美妙的旋律之中。因此,每天中午午睡后,我都要彈奏一會。好在琴聲悅耳不擾民,鄰居聽到后都認為是電視里放的樂曲,我心里越發高興。
后來,同事介紹我參加了社區老人器樂聲樂演唱團。在那里,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我們一起演奏樂器,一起切磋彈奏技藝,我提高得很快,各種樂曲都有進步。從小橋流水到金戈鐵馬,從豪邁激昂到似水柔情,我進一步領略到揚琴彈奏時的幸福。在老年人演唱團,我不僅提高了揚琴彈奏水平,還收獲了友誼,同時還鍛煉了身體,真是一舉三得!
“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隨著技藝的提高,我跟隨老年器樂聲樂演唱團,有時到邀請單位演出,有時到公園表演。有一次,在市電業系統舉辦的聯歡會上,我表演了精彩的揚琴獨奏節目。我西裝革履,端坐在舞臺上,彈奏著心愛的揚琴曲子《映山紅》。一曲終了,掌聲雷動,觀眾全體起立。這時,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書香琴韻,快樂晚年。我雖然年近古稀,卻感到自己的頭腦越來越清晰,身體越來越健康。讀書彈琴,我認為是老年人最好的養生之道。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