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跟老公回老家看大姑。一進門,大姑一把接過我手里的包,熱情地說:“到處都在修路哩,你們回來沒背包吧?”我一下懵了,大姑這是咋了?老公見我一臉窘相,忙跟我解釋,說大姑是問我們繞路沒、走冤枉路沒。
天!當偃師媳婦也有年頭了,因為一直在外省工作和生活,對鄉語知之甚少啊!
進屋坐下,老公問起姑父。大姑說今年種的芫荽(香菜)、菠菜可軒(好)啦,她讓姑父去地里給我們薅去了。
外面有人在吵吵嚷嚷的,大姑出門去看。
一會兒工夫,大姑就回來了,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西院孟老婆兒(老太太)家的孟三兒,真是個憨瓜(傻子),夜黑(昨晚)幾個娃子在一起耍,說孟三兒只要敢喝一包醬油,就給他50塊錢。誰著(知道)那憨子真喝啊,一包醬油咕嘟咕嘟一氣就下去啦。后來娃子們一哄而散,誰給他錢?他回家恨不能把一缸水都喝嘍,接著一趟一趟跑茅子(廁所)。他奶正在外面跳腳罵人哩,自己孫子信球(傻),可包吭氣(不做聲)啦,還在那嘰喳(吵鬧),不夠丟人打家伙(丟人現眼)哩……”
大姑笑著說著,老公給我翻譯著,正笑得肚子疼呢,大姑父回來了。他放下鐵鏟和菜籃子,跺跺腳上的泥,進屋就說大姑,別在那窮嘴呱嗒舌(胡謅亂扯)了,孩子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還不快準備晌午飯去?
大姑有點兒掃興,白了他一眼:“你別在這兒煩塞人(討厭人)了,就你那歪三閣撩四(不周正)的樣兒,還總想擺制(管制)我!”
大姑父嘿嘿一樂,坐下來與老公拉家常。我去大姑口中的灶火(廚房)幫大姑炒菜。
下午返程的時候,紅薯、白面、小米、蜀黍(玉米)糝,還有芫荽、菠菜等,車后備廂都被大姑塞滿了。大姑伏在車窗口,抹著眼淚對我們說:“沒事兒多回來看看大姑,大姑老了,見一面少一面啦!”我的眼圈兒也紅了,沒想到一向潑辣強悍的大姑也有這么溫情的一面。
一路上,回味著大姑風趣幽默的鄉語,我竟然產生了興趣。我說:“下周咱倆還廝跟(一起)著回來看大姑吧?”老公說:“可中!”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