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回黃平老家,拜訪了人稱“土秀才”的老友楊遺訓。一見面他就說:“聽說你對對聯很厲害,我出一個上聯,你能對么?”我說:“請老友出題。”他說:“二董同床,西董翻身東董動 "。
我一聽上聯,知道是一個絕對。暗想,也許我一輩子也對不出來。當晚我一夜未眠,想了一晚上還是沒有對出來。天亮了,我靈機一動,心想,我雖對不出他的出句,但我也要編一個對聯,讓他看看我的實力。
第二天,我又來到他家。楊遺訓見面就說:“我讓你對的對聯呢?對上了嗎?”我答:“你的對聯我暫時對不上來,但我有副對聯比你那個更絕”。
“有叔嫂二人聰明絕頂,吟詩作對,出口成章。一天,小叔子維維打死一只刺猬,正在灶前用鼎罐煨煮刺猬肉,卻把刺猬的尾巴放在灶臺上。嫂嫂見狀,口出一聯:‘維維煨猬未煨尾’。維維抬頭一看,嫂嫂正在灶上砍苕煮潲,正把一筲箕砍碎的紅苕倒入鍋中后隨手用洗鍋用的高粱帚稍掃了幾下筲箕。維維見狀脫口而出:‘嫂嫂掃苕稍掃筲’ ”。楊遺訓聽后,樂得一拍大腿,嘴里嘣出兩個字:“絕! 妙!”
下午,楊對我說:“我的下聯你還沒對出來,那我干脆給你說了吧。”
“從前有個秀才進京趕考,晚上住在一家客棧中,見兩個董事睡在一張床上,由于床小,西邊的董事一翻身,就擠動了東邊的董事,秀才遂得一聯:‘ 二董同床,西董翻身東董動’。秀才的上聯出來了,但怎么也對不出下聯來。他心想,自己出的對聯自己都對不出來,怎么還有臉面去面對世人?于是他再也無心功名,獨自暢游名山大川去了。一天,他來到一座大山里邊,在一個林間的空曠處,見兩只猴子正在松樹下嬉戲。一只猴子爬上樹了,另一只卻去抓住它的尾巴把它拉了下來。如此反復鬧騰,兩只猴子都累得氣喘u噓。見此情境,秀才突然靈光一閃,得出下聯: ‘兩猴上樹,前猴喘氣后猴J’ ”。
其實 我早就把下聯對出來了,遲遲沒講出來,是因為我想套出對方的對句。我的對句是: 一、兩商并渡,下商甩手上商傷。二、兩q齊步,左q俯首右q悠。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