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生機盎然,迎著和煦的春風,帶著無限憧憬,我正式踏入了警院畢業后的第一個工作單位——庫倫旗森林公安局,實現了兒時的從警夢。
我的第一位師傅是庫倫旗森林公安局副政委、法制辦主任白冬梅。白主任和我母親年齡相仿,我因此親切地稱她為白姨。第一次見到白姨是在森林公安局的會議室,那時正是破壞草原林地專項整治行動之初,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干練從容、雷厲風行,像一位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在解答一線民警相關檔案整理和案件倒查等各種問題中切換自如。
雷厲風行的白主任是一個典型的“急性子”,工作起來絕不拖泥帶水,雖然我努力適應她的工作節奏,但還是時不時的幫上倒忙,白主任總會耐心糾正我的錯誤,指出我的不足,幫助我迅速成長。白主任的“急性子”不是急于求成,而精益求精。她說,“法制是辦案的關鍵一環,我們不能耽誤案件辦理整體進度,無論哪個環節必須做實做細,必須把握好法律尺度,做到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職責,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和野生動物資源安全。”
在破壞草原林地違規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中,針對10年內森林公安局辦理的案件要全部進行倒查,943個破壞林地案件,654個盜伐濫伐林木案件,需要一個一個整理上報。要求上報數據非常詳盡,如此大的工作量,別說整理上報,就是翻閱一遍都讓人頭疼,白主任卻迎難而上,加班加點,力求在第一時間準確、高效的完成任務。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她的敬業精神讓我折服,不管我們來多早都能看到白主任忙碌的身影,不管我們走多晚,她永遠都是最后一個離開單位的人,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讓她的眼里經常布滿血絲。一次,我發現她眼里的血絲連成了片兒,以為是不小心碰到眼睛了,細問,才知道是每天長時間盯著電腦刺激的。那一刻,我感慨萬千,對白姨的敬意更加強烈,也暗暗發誓,一定要向她學習,做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
白姨不但是我業務上的師傅,也是我的心靈導師,初入職場的諸多疑惑與不解,通過她的耐心指點,讓我豁然開朗。她說,只有把各種案件審核與統計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才能真真正正地為群眾著想,不偏不錯,站在公正的角度著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法制工作,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服務黨和國家的建設。她常說,作為一名法制民警,想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要“身心”全部投入。“身入”是積極地深入到案件中去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并彌補缺漏,做到不錯審一起案子;“心入”是真心地誠心地深入法制工作,不走過場、玩形式,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保證審核記錄效果。
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業務如此精通的白姨原本是位水利專業的高材生,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能全部是她自學完成,身為森林公安的她用自身的“軟實力”,朝著人民幸福的方向發出一聲聲情與法的警示。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警徽下照耀的信仰。我要學習白主任的“女漢子”精神,挑起肩上的擔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崗位中,用負重前行,換來歲月靜好。
多年來,白冬梅主任孜孜以求的工作態度和準確高效、任勞任怨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2006年,她被內蒙古自治區森林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2011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森林公安局記個人嘉獎;2017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森林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201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森林公安局評為全區森林公安優秀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