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衛生間里沖澡,我這個做老爸的被叫過去監督,察看他是不是仔細洗頭、搓背之類。由于性別關系,隨著兒子成長為中學生,這個活計就落在了我頭上。
我自己洗澡都不規范,現在讓我監督,其情形可想而知。這是我們父子修復關系的極好時機,我會對他的浮皮潦草視而不見,甚至會幫他蒙混過關。兒子一直沖著溫水淋浴,各種規定洗澡動作顯然是在敷衍。
做媽媽的隔著衛生間玻璃門像放哨一樣側耳細聽,還不停發出指令:洗頭要認真,腋窩下要搓干凈。我們一一應承,兒子怠于應付,在天降甘霖般的“雨中”手舞足蹈。聽著嘩嘩的流水聲,門外的媽媽在一連串地指責我們爺倆的洗澡不作為后,說了一句:“哎呀,真是受不了你們,我去陽臺上站站。”我趕緊像得了指令般會意,當即把淋浴關掉,在騰騰的蒸汽里,協助兒子三下五除二換上干凈睡衣。
這場被兒子視作畏途的洗澡戰斗之所以順利結束,得益于我們精準識別了那句暗語:“我去陽臺上站站”——這說明做媽媽的已經默許可以關水了。
此語出自二十年前,當時我母親來城里小住,妻妹剛大學畢業,自告奮勇幫我們洗衣服。小女生不懂節約用水,以致對老太太多次暗示她適時關掉水龍頭的指令充耳不聞,一直讓自來水嘩嘩地淌著,她兀自奮力洗衣。礙于親戚情面,做長輩的又不好明說,老太太只好自言自語地說“去陽臺上站站”,以回避現場的水流浪費,做到眼不見為凈。當我們下班回來,母親悄悄把她的這一感受說出來后,全家集體笑倒。從此,“我去陽臺上站站”這句話,就成了不忍卒聽的特別代指,一直流傳了若干春秋。
無獨有偶。女兒小時候曾被媽媽嚴厲批評過,小小的人兒學會了記仇。在我抱起她外出“避難”時,甚至生出了再換一個媽媽的念頭。她以為媽媽就像布娃娃一樣,可以從超市再買。于是,她提議說:“上超市,買媽媽,再買。”這句經典語錄,也流傳經年,直到女兒大學暑假歸來,偶爾受到媽媽的指責時,我們還會拿這句話來向暴戾的媽媽示威。正在氣頭上的家庭主婦每每聞聽此言,笑中帶淚,一場斥責自然無疾而終。
今年暑假,正處于兒子小升初的空檔里。小子特別調皮,拿著彈弓在客廳里對我瞄準發射,以致背上驚現一個小小的傷痕紅點。盛怒之下,我隨手扯起一根數據線,對著他劈頭蓋臉地掄去。戰火過后,兒子的背上傷痕累累。當然,我們半天后就握手言和。涕淚交織的小子,從此常拿“數據線”一詞來調侃,取笑我這個做父親的錙銖必較。半個學期下來,“數據線”也被列入了家庭暗語詞典,代指氣量小,動輒嚴懲。
歲月輪轉,時光經年,曾經的硝煙也被嗅出了親情的芳香。而那些被歲月淘下來的暗語,就像人生旅途中妙手偶得的寶貝,被一直珍藏在枕邊案頭。它們瑣細,平凡,充滿了煙火氣息,但它們分明就是愛的密碼。那一句句暗語,破譯出的是一份份終身難忘、無以取代的親情之愛。孩子們已分別成長為大學生、中學生了,那些被珍藏的暗語,還會被適時拿出來晾曬,不時被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父母子女心照不宣,會心一笑。或許,就在轉身之間,感動之余會忍不住淚目。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