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婆婆,心里總是暖暖的、熱熱的,眼睛里有些晶瑩。婆婆今年八十高壽,歲月對婆婆很是無情,現在看來背有些駝了,視力不好走路有些不穩,言語也沒有以前多了。婆婆經常說:“現在不中用了。”我回應:“是以前干活太多了,把您累壞了。”
看到婆婆的身影想起年輕時的婆婆,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常常想起婆婆的點點滴滴,幸福著感動著。害怕自己忘掉這美好珍貴的瞬間,所以懷揣著這份情感,用笨拙的文字記錄下來。
我敬重婆婆,她堅韌、樂觀、勤勞、寬容、無私,她身上有我一生需要追求和學習的光影。
婆婆是個樂觀的人。見到她,看到她的笑臉、聽到她的話語會讓人把所有的煩心事拋出九霄云外。
婆婆是個特別勤勞的人。年輕時的婆婆在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在家里更是事無巨細,照顧一家老小。凌晨4點鐘就要起床準備全家人一天的主食,經常把自己吃飯時間放在上班的路上。有時早上天還蒙蒙亮,廠區大門還沒開,婆婆就到廠門口了。婆婆總有使不完的力氣,干活特別利索,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后,看到婆婆在廚房里忙碌,我想插手,總是讓婆婆攆出來,樂呵呵地說,我一會就弄好,你別沾手了,弄臟你的衣服。
婆婆是個寬容、無私的人。她出身地主家庭,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經常因成分問題被別人欺負。雖然命運對她不公,但并沒有在她心中留下任何怨恨的影子。在物質極度匱乏時,是她心中的大愛和寬容帶給自己和家人幸福、快樂。
我到婆婆家21年了,沒有聽到婆婆對我說過一句批評的話,更別說責罵了。在婆婆身邊總能感到溫暖,心里特別踏實。在婆婆家,不時聽到她輕輕的贊美:咱家媳婦都比兒子強,好媳婦怎么都到我們家了。就連我日常中對她“媽媽”的稱呼,都能聽到她的贊賞:小齊開口都是先叫媽。她不知道,我叫聲媽媽,是我愿意有這樣一個好媽媽,她待我像女兒一樣疼愛,自然我要用一聲聲媽媽的呼喚回應她,表達這種深情和依戀也是自然不過。
婆婆對待她的婆婆盡心盡力。從老家接到家中,親自為她里里外外、從頭到腳清洗干凈。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直到老人91歲離世。
每周六晚,全家兄弟姐妹們到婆婆家聚餐,這天是婆婆最高興的日子。大家會把時間調整好,一起回家與婆婆團聚。晚飯后臨走時,婆婆總是給孩子們帶著東西。現在婆婆的記性差了,有一次,我要離開時,她拉著我的手,滿處找,我知道她要給我東西要我帶著離開。我們出門時,她總是送出大門外,依依不舍的神情堆滿了牽掛。
婆婆是個堅強的人,家里人都說她是鐵打的。婆婆有段時間生病,不能控制自己的瞬間時常摔倒,耳朵撕裂縫針、胳膊錯位骨折,小傷小碰更是常有的事。每次家人看到她身上的淤青,總是問怎么又摔傷了,還疼嗎,她總是笑著說不疼。有一次我陪婆婆到醫院糾正摔傷錯位的胳膊,在沒打麻藥的情況下,由醫生進行手工矯正,我使勁抱住婆婆,知道她很痛。
婆婆臉上表情嚴肅,但沒有一絲的痛苦,自始至終不出一聲,實在受不了時,讓醫生停一下,再繼續。我心疼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仰起頭努力控制住自己。婆婆從不把自己的痛苦傳遞給別人,我們總能享受并看到她快樂、美好的一面。
我愛我的婆婆,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影響著自己的兒女們,全家人在一起溫暖而祥和。我感謝她培養我老公成為一個寬容、樂觀、勤奮的人,讓我們組成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我把婆婆放在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雖然不能日日與婆婆相見,但想起她時,心中充滿感動和力量,卸掉堅強的外表,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人和事。真希望時間在婆婆那兒放慢腳步,多停留一些,再多停留一些。祝愿婆婆健康、平安、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