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題為《半籃雞蛋》的短文刷爆了朋友圈。作者許佳文是位當過25年兵打過仗的硬漢,然而在看到年邁的母親拄著拐杖到7里外的地方為他買雞蛋后,不禁潸然淚下。他責怪母親不該去買雞蛋,母親卻含著淚說,兒子,這是做媽的一片心啊。是啊,再遠的路,多大的風雨,有什么能阻擋做媽的對兒女的一片心呢。
這樣的事情,在千千萬萬母親身上,也許每天都在發生,但我還是被它感動得稀里嘩啦,想起我的母親也曾有過無數次這樣的心意。
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吃住都在學校,只有周末回家。那時學校的食堂,飯菜雖然不如現在豐富,可也算過得去。但是,每個周末到來之前,母親都要去集市買上兩斤肉,或是殺一只雞,等我們回家,好給我們打牙祭。看他們既要忙農活,還要特意為我們準備飯菜,心里很是過意不去,每次都會告訴她,學校有專門的食堂,想吃的飯菜都可以買到,不必再刻意去準備了。母親卻說,你們一周才回家一次,食堂哪有媽做的干凈好吃。
周日回學校時,母親還會做兩個菜,或是抓些家里的咸菜,給我們帶到學校,雖然覺得沒有必要,可母親執意要讓我們帶上,也只好隨了她的心意。我知道,如果不帶上,母親怕是那一星期連飯都吃不好,覺也睡不著了,總會擔心我們在學校吃不到好菜好飯。
剛開始工作那幾年,我一個人只身在北方,因為習慣了南方一年四季氣候的溫潤,而北方卻異常寒冷干燥,母親總是擔心我初來乍到北方,受不了那冰天雪地的寒冷。每個冬天來臨前,她都會買好棉衣,織好毛衣毛褲給我寄過來。我總是打電話告訴他,南方的棉衣在北方也過不了冬,況且這邊是城市,什么樣的棉衣毛衣都能買到,可母親還是不放心,怕我舍不得錢去買而干凍著,非要親自買了織好寄給我才安心。
看著那一件件躺在衣柜里不合時宜且根本沒法穿的棉衣毛褲,我也只有搖頭嘆息。
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我每天下班都很晚,母親擔心我一個人走夜路害怕,于是在我下班之前,她都會早早拿著手電,等在我回家的路口接我。特別是寒風凜冽的冬天,一到天黑路上就行人稀少,母親每次都是一個人站在冰天雪地里凍著,直到看見我安全地從車上下來,出現在她面前,才算松了一口氣,挽著我高高興興地回家。其實從車站到樓下也就一百多米的距離,而且一路燈火通明,我一個幾十歲的人,母親大可不必大費周章下樓來接我,可她就是不肯讓我一個女孩子單獨走夜路,哪怕是一百多米的距離,她也要陪我一起走才心安。
春節那段時間,朋友圈里到處都在曬回家的行囊,滿滿的全是愛。這樣的事情總是數不勝數,也許每天都在發生。母親的一片心意,就是她滿腔真摯的愛。它,可能不是最好的,卻是母親能給你的全部。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