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姐姐,但我不知哪年開始叫她老大,她叫我老二。向外人介紹姐姐時,我頗為得意地說:"我老大是高中英語老師哦。"的確,那語氣里有幾分驕傲,因為自己是老師的妹妹呀,仿佛自己也沐浴在桃李春風里。我時常想象著老大在講臺上青春洋溢的樣子。不知不覺,老大從事教育工作已經第七個年頭了。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沒有啥貴重的禮物相送,唯有簡單真摯的文字聊表心意。
老大生于1991年,我比她小兩歲,生日在她前一天。小時候,我們幾乎都是同一天過生日,穿著打扮也像雙胞胎。大約十五六歲后,我漸漸發胖,把清瘦的她遠遠甩在了秤盤后邊。在我童年記憶中,老大是我的"老師".遇到不會的題目,我習慣第一時間去問她。她多數時候耐心地為我講解,有時被我問得煩了,就略微生氣地回一句,你自己不曉得動腦筋么?
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老大選擇了復讀一年。那一年,老大沒怎么笑。第二年,超過六百分的文科成績刷新了民族中學的復讀生成績紀錄,她的臉上重新變得陽光起來。選擇學校和專業時,考慮到家境不好,加上自己中學時想做英語翻譯的夢想,老大最終選擇了西南大學的免費師范生英語專業。就這樣,她踏上了成為一名老師的道路。后來我也上了大學,和她打電話了解她的學習課程。什么教育學理論呀,練習粉筆字、鋼筆字之類的,聽起來很是有趣,我有些羨慕。
2014年,老大畢業了,回到家鄉黔江的民族中學,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老師。記得那一年的中秋節我在成都給她打電話,問她站上講臺感覺如何。她說,有些緊張又充滿期待,會努力做一名受同學歡迎的老師。我鼓勵她,老大加油,但愿幾年后的你會實現今天的心愿。果然,老大在她的講臺上不斷歷練著,變得越發成熟。過去幾年,每逢婦女節、教師節等節日,她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學生送的賀卡。"宋老師,你不僅是我們的好老師,也是我們的好姐姐""你用你的真誠感動了我們,你是我心中的太陽"如此的話語著實令我羨慕。
近兩年新聞領域的學習經歷,讓我越發喜歡觀察和訪談。于個人,老大是我的好姐姐,于職業,她是如何成為受歡迎的老師的呢?帶著對老大職業成長的好奇,我曾好幾次造訪她的課堂和辦公室,也多次和她聊天。在她辦公室,我見她課下和學生聊天,那耐心溫和的態度確實如同一位大姐姐。課堂上,她的授課神采飛揚,師生互動也十分熱烈呢。此外,她會設計一些英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有時在想,要是老大是我的英語老師,說不定我的英語成績會更好呢?事實上,她也算是我的英語老師。在平常的交流中,我們不時用英語切磋。她偶爾糾正我的發音,分享一些諸如濁化、爆破音等小技巧。更多的時候,她給予我鼓勵,說我膽量充足,對英語有激情。老大的這份鼓勵與認可于我,也是莫大的動力呀,畢竟她是英語專業的科班生。
老大不僅是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更是一名勤于奉獻、愛生如子的班主任。她曾告訴我,她眼中的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她要努力扮演好家長的角色,既是引導者,也是監督者。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她建立學生檔案卡,及時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等,以便因材施教、因人施愛。我們兩姊妹就曾因父母離異飽受磨難,因此也多些人文關懷吧。在老大的班主任生涯中,這一點體現得很明顯。對那些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她格外關注和照顧。晚自習結束后,她陪著那些孩子走回宿舍,了解他們近期的困惑和問題,及時化解。我能想象在夜色茫茫中,那些路燈點亮了她們師生的路,而老大也如一盞燈點亮了孩子心中的路。
在老大的工作總結里,她如此寫到"班主任工作有味道,有‘嚼勁’,我樂在其中,享受這種充實、幸福、溫暖的感覺,我也將不斷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藝術……"真好,老大收獲了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前幾年的祝福和預言實現啦,我替她歡喜著。我也能明白為何清瘦的老大能迸發出十足的能量,原來教師工作帶來的收獲與幸福是她最大的動力。
老大在入職一年后生了女兒,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呢?老大回答說:"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是我堅實的后盾。家人的付出與支持才讓我心無旁騖地投入教學工作中。"說這話時,我看到她眼睛里閃爍著溫潤的光,充滿對生活的感恩和對工作的滿足。工作的繁忙充實也會讓她對女兒諾諾產生虧欠,她說會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也是轉瞬即逝的。在陪伴寶貝諾諾時,她又是一名知性有耐心的媽媽。媽媽、老師,這兩者身份讓老大散發著母性溫潤的光芒。
前幾天我們一起散步河濱公園時,路過一個唱歌的攤點,她停了下來。原來她的一個學生正在傾情演唱。老大專注地聽完了歌曲,走上去和學生說話。后來我問她為何那么用心聽學生唱歌,老大笑著回答我,那個學生成績一般可是唱歌不錯呀,發現他的優點并加以鼓勵,說不定能增加信心,也能拉近我們的距離呢。聽完這話,我發現老大將激勵式教學滲透到了生活的點滴中。是呀,自己的老師耐心聽自己唱歌并加以鼓勵,學生會覺得這是多么溫暖有力量的體驗。
宋家兩姐妹在各自人生路上成長,不斷成熟。我擅長中文寫作,記錄心靈的跌宕起伏;老大擅長英語,以教師身份陪伴學生們的一段青春。難得的假期,我們時常一起漫步河堤,交流文學與教育之類的話題,耳邊是曼妙的音樂。駐足休息時,我又想起老大分享過的話,"文學和教育是相通的,都是著眼于人的靈魂,追求心靈的感動與激蕩;教育也和文學一樣,充滿激情、浪漫、意趣。"想到這些,我覺得老大的教育事業不正是一首動聽起伏的歌曲么?她用自己的愛心與細心引領、感動著學生,師生共同譜寫青春與生命之歌。這歌聲化作春風,滋潤著青澀桃李,而我家老大是樂在其中的園丁。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