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該怎樣稱呼他們的職業,生怕輕慢了他們。收破爛的,或者說是收廢品的,他們夫妻倆常年以此為生。先是她的男人,后來換成了她,十幾年前就在我們單位里收廢品,現在還在。在心里,我一直敬重他們。
他們夫妻倆來自豫東地區,周口人,個子都不高,但粗壯結實,渾身上下都是力氣。一百多斤的廢舊書報,滿滿一麻包,一下子扛起來就走。
我們是成人教育單位,每個月都會積存不少的廢舊書報資料,各科室都有。他們夫妻倆前前后后十幾年,一直固定地在這里收廢品。
他們夫妻倆都不善言辭,憨厚實在。無論到誰那里收廢品,價格都往市價的高處給,稱重那秤錘往低處抹,一副大度的樣子。其實這些科室處理廢舊資料,誰也不會在意多幾塊錢少幾塊錢,順手送給他們一摞子,說這些不用稱了,哪里會讓他們吃虧。
這夫妻倆眼里有活,樂于助人。時間長了,單位的職工,他們倆大多都認識。誰家要買一臺冰箱,或者一臺電視機,一件小家具,只要他們夫妻倆聽說了,急忙地蹬上三輪車跟了去,幫助給裝上車送回家,一分錢不收。我們的后勤科、教材科,每有購買教材、采購作業文具,他們夫妻倆總是幫著運送、裝卸。不用想,這些科室為感謝他們,常常把沒有用的廢舊資料無償送給他們。
我問過這個女的,她告訴我,剛開始,是她男人一個人在這里收廢品,她在老家和公婆一起種著七八畝地,看著孩子上學。后來把家里一攤子交給公婆,她也過來干起了這個。
她和他的男人,很固定地包了幾個單位和家屬區,各種辦公廢品、生活廢品都收,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前幾年,他們夫妻倆用攢下的錢買了一輛二手出租車,他男人轉行開出租車,她一個人繼續收廢品。
這幾年他們夫妻倆又攢了錢,掏了個首付,也貸了款,在這個城市買了房。大兒子娶了媳婦添了孩子,也都過來住在一起。兒媳婦在家里看孩子做飯,她兒子和男人換著開出租車,她繼續干她的老本行。
實實在在的一家人。他們的日子,說不上富裕,但過得踏實。他們靠自己的勞動,不怕臟,不怕苦,日積月累,一步一步往前走。現在從農村搬到城里,一家人有活干,也有吃有喝,也算好吧。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