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一位老文友講了他自己家的一個故事。
老文友祖籍江蘇,住在淮河岸邊,祖上幾代都是打魚的。他聽父親講,家中五代單傳,自打曾祖父起,一輩一個男人,都死在水上了。文友的父親生他時,年齡已經很大,文友七八歲時,父親又被水奪去了生命。母親按照父親的遺愿,帶文友流落到東北改嫁,但囑咐文友,你若是我的兒子,切記別跟水打交道,咱斗不過天呀。
深知老母親延續自己家族僅存一脈的不易,文友果然極聽老太太的話。他家屋后不遠有一條河,不管同伴如何慫恿去水里玩,他都決然不聽。文友娶過兩房媳婦,生了三個女兒,好歹第四個是兒子,他自己年已五旬,又被計生單位罰了超生款。文友雖然知道應該計劃生育,但是,他家的確有特殊情況,就算是罰款,這兒子還得生!
這天,文友做完活兒回家,突然聽鄰人告訴,你兒子玩水去了,玩得極好。文友腦袋立即大了一圈,跑回去一看,兒子正頂著一頭濕發,得意忘形呢。不由分說,兒子挨了老子一頓胖揍!我這里忘了交待一句,老文友的妻子死了,家里只剩下老少兩條光棍。
打兒子的晚上,老文友心疼得一夜沒睡。他給兒子講了家族的血淚史,表白了自己不許他玩水的良苦用心。這一夜,他發現兒子也是一夜沒睡。他想,讓臭小子痛苦點也好,若是再重蹈祖宗的覆轍,他怎么對得起九泉下的老娘!
發現兒子喜歡玩水,文友采取了防范措施。他得上班呀,把窗戶安上柵欄,凡兒子不上學時,就藏好火柴,將兒子反鎖于屋內。就這樣,兒子長到挺大,有時扯他衣袖過吊橋時,都戰戰兢兢的樣子。當父親的想,害怕點好,總比淹死強,吊橋一年才過幾回呀。
哪想到,家鄉卻突發了百年不遇的大水,那條出名平靜的小河一下子擴寬了十幾倍,老文友的平房在半夜間被水卷走。年近七十歲的老文友連意識都沒有,就隨波逐流了。當他躺在一個草灘上被救過來的時候,頭上陽光燦爛,只有兒子守候在身邊。
兒子!尚未娶妻的兒子沒被淹死!老文友流了淚,其實他并沒怎么在乎自己,畢竟年紀到了。他問兒子:“誰把我弄上來的?”兒子猶豫了半天:“爸,您別生氣。是我。”
兒子向父親坦白了真相:原來,他從來沒間斷過玩水。父親安上柵欄,以為小孩子鉆不出去,其實他錯了,這孩子寧可節食瘦身,也要撲向那條河!漸漸地,在父親眼里鉆不出的柵欄,他居然進出自由了。
“你為什么沒聽我的話?”父親有些后怕。
“爸,挨了您的打,我真想不再玩水了。可聽過咱家族的故事,我想了一夜。水是兇,可不能光靠躲避呀,魚為什么淹不死呢?于是,我瞞著您練……”兒子說完,縱身躍入渾濁的河水中,很瀟灑地游了個來回。
老文友現在明白了。他對我說,是啊,面對災難,不能光躲避。我跟老母親娘倆合起來,還不如個毛孩子有遠見。
我附和道,受教了。不管怎么說,您和令堂當初也沒錯,當然,您兒子更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