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出生在國慶節的人,叫國慶的多,馮國慶就是其中一個。不過他在廠里,我們都叫他“馮大拿”。他是機械加工車間主任,這把椅子,他一坐就是20年。他對設備,比對孩子還熟。設備運行,單聽聲音,他就能判斷出是哪個地方的螺絲松了。本來廠里簽合同不關他的事,但廠長簽字前,總要問一聲:大拿看了沒?他就是技術保障。
我倆是好朋友,我開他的玩笑:你這大拿,哪一天被別人擠下去,拿不住了,到時咋辦?他自信地一笑:至少退休前不會。我問為啥?他說功夫是個時間概念,經驗是積累的成果,鐵杵磨成針,總得有時間磨吧。我想想,也是。
這幾年,人才流動快。廠里外聘了個小伙子,30來歲,科班出身,廠長讓馮大拿帶一帶。小伙子勤奮好學,為人謙和,我們都說,這回大拿有傳人啦。馮大拿呢,逢人也夸:小伙子上手快,是個好苗子。
半年后,廠里出了套技改方案,設備優化升級,改成數控的。領導小組組長,就是那個小伙子,大拿只是個組員。這回,大拿有些拿不住了。那些天,他臉色陰沉得很,人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一天,他跟我說,他想退休。我想,這肯定是挫敗感造成的失落。誰知他說,數控操作、量化分析,使不少以前的經驗都用不上了,他感覺自己過時了。原來大拿是為了這呀!我說你也學數控唄。他說編程是個坎兒,難哪。我隨口說,你找你組長呀。說完,感覺有點失言。誰想他說:“我找啦,他也教了,可他給的那些書,好些真看不懂?!?/p>
我說離你退休還有10年,鐵杵就磨不成針了?你叫國慶,總得有點進步吧,不然拿啥給自己和國家慶生?你感覺自己過時了,這就是你的進步,能主動向年輕人學習,第一步你已經邁出去了,一直走下去,10年后的國慶節,你想你會是啥樣?“那我還得是大拿呀!”他脫口而出,大笑起來。
沒錯,跟著時代走,年年有今天,天天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