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木匠張,方圓幾十里沒有人不知道的,提到他的本名,怕是知道的人沒有幾個。
行內的人都曉得,木匠有圓木匠和方木匠之分。圓木匠,指專門制作圓形木桶的木作,就是人們常說的箍桶匠;方木匠,就是制作桌子、柜子等方形的木作。木匠張屬于圓木匠。在過去,各式各樣的圓木桶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工具和用具,如水桶、糞桶、馬桶、飯桶、洗面桶、洗腳桶等。木匠張跟其他圓木匠不一樣,不是什么都做,他只做洗腳桶。
當初拜師時,師傅問過木匠張,問他為啥要當圓木匠。他沒說圓木匠技術比方木匠高,卻說圓形的東西沒棱沒角,即使小孩兒或老人碰到,也傷不到哪兒去,圓形寓意團圓、圓滿,吉祥。師傅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兒。師傅又問他為啥只做洗腳盆,他說手藝人不能貪多,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錯了。師傅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木匠張,把平生所學悉心傳授給了他。
圓作要講究質量,木匠張在選擇木料時非常挑剔,一般選用質地比較軟的杉木,而且還得沒有蟲洞、樹結。買回來的木料要在陽光下曬一個月,做成后還要曬上兩天再出手。他說,這樣做出來好看,也不容易漏水。他做的洗腳桶都是腰鼓形狀的,上下一般大,中間是凸起的,不但精致,還結實。他不用筆計算,全靠腦子,每一塊木板的制作都是一次到位。他制作時會根據不同的顧客做出不同的產品。如果是給孩子做的,他會做得淺一些,外面刻上動物的圖案,如小魚;如果是女孩,圖案就是花卉一類的,如牡丹;如果是個子高的人,他會把盆做得深一些。別人做一個洗腳桶,一天就好了,他少則三到五天,多則十天半月。盡管如此,并不影響他的生意。當時,其他木匠大都是挑著一副裝滿工具的擔子,走村串巷。木匠張呢,不出門生意就來了。
木匠張的老父親死后,親戚朋友,包括左鄰右舍,都以為他會親手做個壽材(即棺材)。他沒有,而是請了他兩個小師弟過來。兩個小師弟是方木匠,專做壽材的。自然,壽材做得無可挑剔。盡管師弟不愿意,木匠張還是塞給了人家一個大紅包。事后,木匠張無意間說起這事,說請方木匠是對父親的尊重,給人家報酬是對手藝人的尊重。
木匠張還真有眼光,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好多木匠都失業了。他的那兩個做壽材的小師弟也改行了。唯獨木匠張,營生依然紅火,因為是純手工,不使用合成板,也不用氣槍釘、木膠、油漆之類的玩意,連接木條依然用的是竹釘,很環保,而且,現在的人更注重養生,知道了洗腳的好處。
那天,本村的大奎找上門來,定做一個洗腳盆。大奎搞建筑,在省城玩了幾個樓盤,發了點小財。
大奎說,張叔,這是送人用的,好好做。這話還用你說?木匠張臉一沉。
大奎說,張叔,我還有個條件,能不能在桶外面刻個貴妃出浴圖?
木匠張皺了一下眉頭。
價錢好說,我給您雙倍的價錢。大奎說著要從口袋里掏錢。憑啥?就憑你有錢?木匠張乜斜了大奎一眼,很是不屑。
大奎訕笑了一下,手又從口袋里出來了。刻啥圖案,關鍵看這桶你給啥人送的,若是老人就不合適了。木匠張也不看大奎,自顧說道。
看到木匠張松口了,大奎心里一喜,忙說,這盆是給小麗送的。
小麗?小麗是誰?你家媳婦不是叫孫娟嗎?木匠張雖然上了年紀,眼睛亮閃閃的,聚光著呢。
大奎知道自己說漏了嘴,忙解釋說,這是我的一個朋友。張叔,這事您別給孫娟說。
好事不避人,避人沒好事。木匠張不緊不慢地說道。
大奎沒再猶豫,從口袋里掏出一沓錢,晃了晃,說張叔,這是1000塊。1000塊,一個洗腳桶!當時,洗腳桶的價格是200元。
我不稀罕!你走吧。這個桶我做不了。木匠張變了臉色。大奎清楚木匠張的脾氣,知道說得再多也是自取其辱,轉身灰溜溜地走了。大約兩個月后,大奎的樓盤因質量問題出事了,他進了監獄。
木匠張聽說后,便花了八天時間制作了一個洗腳桶,外面刻上一個大肚子、笑瞇瞇的彌勒佛,然后來到大奎的老家,把洗腳桶送給了大奎的老娘。臨走,他要了老人家兩個雞蛋。他說,這是規矩,不能破。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