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在公車上看到:年邁羸弱的老人牽著小孩在車上哆嗦地站著,身強體健的小伙子卻穩(wěn)若磐石,不知讓座;打扮新潮時尚的女孩旁若無人地把紙巾、水果皮丟在地上;開著豪車、穿著珠光寶氣的商人無所顧忌地踏過青青草地;一些公交車司機看到路旁等候的是年邁的老人,不顧老人那反復(fù)搖晃的雙手,開車揚塵而去。
孔子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如果一座城市沒有文明之風,禮儀之氣,那么它很難成為健康、和諧、幸福的人文之城,我希望文明之花在城市里競相開放。
對所有蝸居在城里的老百姓來說,誰不想生活在繁華富庶、環(huán)境怡然、人文和諧、書香儒雅的綠色文明、幸福溫馨的都市桃源里,盡情享受城市生活的愉悅與安康?可如今的城市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商品豐富,卻交通擁堵、人情冷漠、公共意識淡薄,安全事故、突發(fā)事件時時發(fā)生。難道我們城市的文明之風、禮儀之風漸漸消失了嗎?
不,不是這樣。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它離我們很近很近。因為,文明其實很簡單。
夕陽斜照,暮色四合。一對靚麗秀頎的年輕伴侶在公園里漫步,他們買了一袋子麻辣食品邊走邊吃,情深款款。吃完后,隨手把袋子扔進人工湖里。而那個大大的垃圾箱,就在前面,距他們不足一米的距離。
文明,其實不足一米的距離。
繁華都市的街道上,人流如織,車水馬龍,一片喧嘩。這時紅燈亮起,有許多人無視紅燈閃亮,大步流星地穿過馬路。媒體曾經(jīng)有過多少因闖紅燈而喪失自己生命的報道。難道,幾分鐘的時間竟然比生命更重要嗎?
其實,文明就是幾分鐘的等候。
記得城區(qū)曾有這樣一家小小的雜貨鋪,總有絡(luò)繹不絕的女士排著長長的隊伍,爭著在顧客投訴受理臺前,傾訴她們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
那些前來投訴的婦女,有的表情憤怒,有的蠻不講理,有的口不擇言,有的滿口臟話。但柜臺前的這位年輕小姐始終面帶微笑,一一接待這些因憤怒而不滿的女人,絲毫沒有流露出任何憎惡而厭煩的表情。
旁邊另一位年輕的女孩,則負責把婦女們的抱怨寫在一張紙條上,然后遞給前面的女孩。不過,紙條上省去了那些刻薄而尖酸的話語。原來,前面的女孩是一位聾子,她需要通過這張紙條,才知道顧客們抱怨的內(nèi)容。這家雜貨鋪的口碑一直很好。
文明,其實不過是一張紙的厚度。
李白說:“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文明其實很簡單。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